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认证][读书群]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
>
射频电路设计2组(人数确认中)
>
第二章的一些疑问
发帖
回复
3895
阅读
3
回复
[第二章]
第二章的一些疑问
离线
pll19840511
UID :92427
注册:
2012-04-19
登录:
2013-06-08
发帖:
12
等级:
仿真新人
0楼
发表于: 2012-04-20 10:46:24
1.在2.5节中,假设了之后,怎么就得到(2.9A)和(2.9B)了呢?怎么得到的?连方向都有了?
8`B3;Zmm
2.(2.16)的公式得到的也比较诡异,所以完整的是分区间的?X>0,X<0?
pSH=%u>
3.(2.23)虽然可能结果是正确的,和(3.25)对比推导是不是有点问题?关于把(2.22)叫做串联电感,(2.24)叫做互感,说法对么,搞不懂
.=7vI$ujd
4.(2.62)为什么会取实部????
;s = l52
5.不管是1/4,1/2波长,只要阻抗突变,那不都 ..
L2[($l
i4Q@K,$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418232528
UID :91219
注册:
2012-03-30
登录:
2012-07-12
发帖:
122
等级:
仿真二级
1楼
发表于: 2012-05-03 08:23:20
共
条评分
离线
超闲
UID :15700
注册:
2008-07-21
登录:
2020-08-07
发帖:
160
等级:
仿真二级
2楼
发表于: 2013-01-16 22:25:00
试着回复一下:
Zp=U W*g^
Q1: 在2.5节中,假设了之后,怎么就得到(2.9A)和(2.9B)了呢?怎么得到的?连方向都有了?
XUuN )i
A1: 这里是说假设得到了(2.9a)和(2.9b)两式,不是说假设了之后,得到这两式。假设有这两式,目的是得到(2.14)式并求解之。至于这两式是怎么来的,应该要参看《微波工程》一书对平板的详细讨论了,比如基模有TEM,高次模则没有。我的理解是,由于射频电路一开始提到过两次传输线分析的前提是TEM波模式或至少准TEM波模式,所以这里的两个式子方向并不严格符合TEM模式,只能说是准TEM波,后面求G(2.25)式实际上还有Ex分量。
-m~#Bq
u;2[AQ.
#!+:!_45
Q2: (2.16)的公式得到的也比较诡异,所以完整的是分区间的?X>0,X<0?
{;6`_-As%
A2: (2.16)式怎么得到在该式上面一段不是很清楚地说明了吗。比如以下平板为例,下平板表面对应于x=0(见图y轴画在下平板表面上),趋肤效应表现在x=0开始到x<0且x=趋肤厚度那一段。由于磁场必须是衰减的,所以通解中A=0,留下B假设为H0,就得到(2.16)式了。
a<bwzX|.
u.xnO cOH!
Q3: (2.23)虽然可能结果是正确的,和(3.25)对比推导是不是有点问题?关于把(2.22)叫做串联电感,(2.24)叫做互感,说法对么,搞不懂
q^<?]8
A3: (2.23)推导没有问题吧,自由电荷量用了高斯定理。(2.25)式中应该是假设了Ex为均匀场,因为d<<w,所以积分直接把Ex拿到外面来了。然后消掉。关于(2.22)因为电感主要是上板或下板各自的趋肤效应等引起的电感(参见1.4节(1.7)和(1.8)式之间那段话的论述),所以当作串联电感理解应该没有问题吧。至于(2.24),你看积分对应的面积法线方向是y方向,实际上是上下板之间的互感引起的,所以叫做互感。
2`=7_v
YS"=yye3e
Q4:(2.62)为什么会取实部????
9CD_os\h
A4: 这个问题,其实在写出麦克斯韦方程的平面波解一开始就应该问的,就是为什么电磁场的表达式是复数的?实际上复数只是为了方便,如果要讨论物理量本身,虚部部分没有意义,所以会取为实部来看。就像一般的机械波写成cos或者sin形式,但不会写成复数形式。可是有时候写成复数形式会有很多好处,比如复数所表现的矢量求和相对简单,再回到去实部一目了然。又比如傅里叶变换本来有实数形式的,但要写两个,改成复数形式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数学上来说复数形式比较简单,但要回到物理上,讨论物理意义时,总是取回实部来分析。
Q*~]h;6\{d
'?(% Zxw%&
Q5: 不管是1/4,1/2波长,只要阻抗突变,那不都是要反射么,那我用电阻来匹配,不是更好么
w ;^ra<*<+
A5: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1/4波长变换所对应的性质。你说的没错,只要有阻抗不连续,就会有反射,但是,不连续性要落在哪里,比如对于P54图2.31中的左边Zin输入阻抗来看,它把右边整个看作一个负载,这个负载和Z0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不连续的问题。也就是说,连续与否,如果假设波从左到右传播,从左边你可以光看特性阻抗,但是右边你不能只看特性阻抗,而是看等效负载阻抗,要知道,任何一点反射系数,就是关于特性阻抗和负载阻抗的相差比上相和的,这一点,请参见公式(2.52),阻抗突变与否,也是这个意思。另外,书上还有一句话很值得玩味:"Z0=Zl等效为z=0处附加了第二根有相同特性阻抗且无限长的传输线。"
9~[Y-cpoi
kMN~Y
&gx%b*;`L0
请多指教!
共
条评分
I believe I can fly!
离线
iwjh7bzn
UID :117480
注册:
2015-08-07
登录:
2015-11-11
发帖:
45
等级:
禁止发言
3楼
发表于: 2015-11-10 20:59:5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