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CST 专区
>
CST
>
CST 2011的网格问题 和 打开older files的提示
发帖
回复
1548
阅读
8
回复
[网格]
CST 2011的网格问题 和 打开older files的提示
离线
linfengha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UID :55305
注册:
2010-03-21
登录:
2023-02-01
发帖:
1191
等级:
八级仿真大师
0楼
发表于: 2012-04-09 18:05:57
关键词:
CST
网格
2010
资源
今天2010崩溃掉了就升了2011,发现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4fw>(d(2
cEi{+rfZd|
1. 用2011打开2010的模型,发现网格数从原来2010的800万增加到了10000万,增大了10多倍。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点了global mesh settings, 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界面,要求输入near field和farfield各自的lines per wavelength, 我把初值改掉了,恢复到了800多万网格。但是再点global mesh settings,界面又和2010的界面一样了。囧。
W&}YMb
bP&o]?dN
这个事咋回事?为什么第一次打开旧文件会网格激增?另外,那个界面为什么再也不出现了?
fGb(=l
CjORL'3
2。 2011比2010的进步在哪里呢,我的意思是 ..
xZPSoxu
3SVI|A5(d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楼
发表于: 2012-04-09 18:26:37
回 楼主(linfenghan) 的帖子
第一个问题没碰到过。具体问题可能需要具体分析。
0?BT*
8II-'%S6q
第二个问题,可以参考CST帮助文件《New Features in Version 201x》。
共
条评分
离线
linfengha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UID :55305
注册:
2010-03-21
登录:
2023-02-01
发帖:
1191
等级:
八级仿真大师
2楼
发表于: 2012-04-09 18:48:34
回 1楼(hefang) 的帖子
我发现了,是我点到全局网格设置右边的下拉菜单了,点到那个六面体TLM的网格了,感谢
共
1
条评分
hefang
rf币
+2
-
2012-04-09
离线
pndc4089
UID :54860
注册:
2010-03-16
登录:
2013-01-18
发帖:
109
等级:
仿真二级
3楼
发表于: 2012-04-10 11:54:23
学习了,看来mesh真的是精髓哈,
共
条评分
离线
hawk8969
谁给我第25个小时?
UID :88058
注册:
2012-01-21
登录:
2024-08-12
发帖:
6043
等级:
九级仿真大师
4楼
发表于: 2012-04-10 12:57:25
恩,网格设置是最关键的地方之一,也是与自适应网格的HFSS的区别,正确的设置可以减少仿真时间并增加准确度~~
共
条评分
离线
linfengha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UID :55305
注册:
2010-03-21
登录:
2023-02-01
发帖:
1191
等级:
八级仿真大师
5楼
发表于: 2012-04-10 13:17:26
回 4楼(hawk8969) 的帖子
刚看了那个2012的官方视频,关于网格设置的,里面说微带的初值设成35、35、50,然后限制最小网格为结构的最小间距的一半,我查看了以前我的一些仿真文件,基本上最小的网格都是最小间距的甚至1/10了,但是那是自适应剖分出的结果。
e<iTU?eJM
dn%/SJC
我想问,35,35,50的设置,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庞大了?举个例子说,我的一个模型用这个设置,并且按视频的方法限制最小网格,得到的初始网格数是4000万,但是,我在10,10,50下直接用自适应,得到的收敛后的结果(判据是两次检查符合收敛标准),得到的网格数也才1200万。
#?}Y~Oe
Q6Jb]>g\H
从仿真结果来看,而这在方向系数上几乎没有差别,在S11参数上看,有10%左右的差别在没有实测结果的情况下,你觉得哪个更靠谱一些?
#'$CC<*vy
6D0uLh
过段时间实测结果出来过后,我会再给个比较上来。。
共
2
条评分
hefang
技术分
+2
积极参与讨论+技术分 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2012-04-10
hefang
rf币
+20
积极参与讨论+技术分 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2012-04-10
离线
hawk8969
谁给我第25个小时?
UID :88058
注册:
2012-01-21
登录:
2024-08-12
发帖:
6043
等级:
九级仿真大师
6楼
发表于: 2012-04-10 13:48:09
35 35这两个值是可以改的,不用这么大,主要还是要看最小网格,如果35 35最小网格很小了,那就是不合适
:hxfd b-
还有你的模型fixpoint的选择,如果fixpoint太多,也会影响网格
.bL{fBTT~
这个真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共
1
条评分
hefang
rf币
+10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12-04-10
离线
linfengha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UID :55305
注册:
2010-03-21
登录:
2023-02-01
发帖:
1191
等级:
八级仿真大师
7楼
发表于: 2012-04-10 15:16:59
回 6楼(hawk8969) 的帖子
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s2s@Mx
3G5i+9Nt.L
1.最小网格的限制可以避免程序在不必要的地方剖分过多、过细的网格,从而浪费大量时间
p^~lQ8t
$&lS7}
2.上面的两个数值设置主要关注的是总网格数
M;3uG/E\
-Ux/ Ug@
3.fixpoint我感觉我还控制不了,一般都是设置的默认的1000,还需要进一步滴学习和经验~
m=j7 vb
X$%RJ3t e
另外,我下面的两个做法你可否给我一个推荐?
YSv\T '3
xmq~:fcU=
1. 设置好最小的网格限制,然后设置一个并不大的总网格数(比如10,10),然后交给多步的自适应,等待收敛。
5:56l>0
C Q3;NY=o
2. 试着好最小的网格限制,然后手动加密复杂结构处,然后设置一个相对1 的选择大一些的总数(比如,15,10),然后期待一两步的自适应。
~} wPiu,
W13$-hf9
实际上,对于不熟悉的结构,我通常是先按1做,然后不停滴观察每一步系统加密了哪些地方,然后在后面的修改中,模仿程序的修改,得到自己的局部加密方法,然后做一两步自适应,不知道这样可行否~
hc~--[1c:
G9}[g)R*
M}M.
anyway, thanks so much for your detailed explanation~!
共
2
条评分
lantianyi
技术分
+5
有自己的观点(心得经验)+技术分,感谢回贴相助.
2012-04-10
lantianyi
rf币
+10
有自己的观点(心得经验)+技术分,感谢回贴相助.
2012-04-10
离线
lantianyi
献身航天
UID :54655
注册:
2010-03-15
登录:
2021-08-02
发帖:
1445
等级:
荣誉管理员
8楼
发表于: 2012-04-10 16:44:05
做了很多仿真,我对网格的看法就是:最关键的是网格本身的规则要遵守,这个Help文档和CST官方出的White Paper里都有涉及,而且已经说的不能再详细了;次之的就是经验,这个经验来源于多次的尝试和实践。
*B@<{x r
kk^KaD4dA
对于很多朋友都提及的,“这样的网格设置准还是不准“,”是不是网格越密越准“,”怎样能最节省网格提高计算效率“之类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很好回答。因为网格的剖分是在我们进行仿真中最后一项可以进行控制的流程,而它的设置,软件已经尽量的帮我们做了很多,我们能做的很有限;但同时,CST也留给了我们很多可以进行设置的地方来做修改,但是这些很不常用的设置,可能了解的人也并不多。因此我想说的就是,最没办法的时候,“试”就是最好的办法。
p/SJt0
nA%-<
从论坛很多朋友最后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总结经验来看,在自学,或者不能系统的对软件进行学习的时候,“试”的办法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也是从试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网格设置的部分功能的。而我有时候看大家的讨论,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
D>LdDhNn,`
5UjXpS
多试试,豁然开朗~
共
2
条评分
hefang
技术分
+3
积极参与讨论+技术分 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2012-04-10
hefang
rf币
+30
积极参与讨论+技术分 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2012-04-10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