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经验心得原创分享
>
微波小日志3
发帖
回复
1844
阅读
3
回复
[
生活原创
]
微波小日志3
离线
lss2290
UID :81986
注册:
2011-08-27
登录:
2012-07-03
发帖:
17
等级:
仿真二级
0楼
发表于: 2011-12-21 21:26:44
关键词:
微带
微波
论坛
无源
电桥
有段时间没上论坛了,估计有4个月的时间没来了,这段时间挺忙的,自从去年华为开始要求无源器件的三阶互调了,今年的产品都开始测三阶互调了,从抽检到全检,越来越严格了。公司的互调仪也从原来的唯一的一台韩国的表,增加至现在的好十多台了,紫光的、纳特的、赛门泰克的、韩国的,900M的、1800M的、2100M的各种频段的都有。还找了人3班倒测互调,每天都有大批的互调仪的电缆线损坏,修一根貌似要160元钱吧,貌似互调每提高10个dBc,产品价格就翻倍吧,具体的价格我也不清楚,反正现在天天都在做高互调实验,最近两个月开始忙两入一出的高互调基站电桥,给老外做的东西,发到欧洲去的,老外的思想真特别,为了做这个,害的我们天天加班,前天终于告一段落了。我们老大也准我明天休息一天,今天才有时间来发个帖。
sZ&G%o
2012年的时候可能会好一点吧,我们老大把所有的项目都划分好了,我是负责功分器这一块的,功分器的互调普遍比较高,我也不是很担心互调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带内波动,现在一般都能保证在0.3以内,一般留0.05的余量,就是在0.25以内。但是偶尔也有要带内波动0.2的单子,看见这种单子我都不怎么敢接。微带功分器的相位啥的比较难调,那些调试的都不喜欢调这个货,虽然调一个有很多的提成。
_7T@5\b:;
Zm ogM7B
P u0uKE
此部分内容删除。hefa ..
p4K.NdUH
7piuLq+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3
条评分
hefang
威望
+1
十分期待您分享下一贴!
2011-12-22
hefang
技术分
+2
十分期待您分享下一贴!
2011-12-22
hefang
rf币
+50
十分期待您分享下一贴!
2011-12-22
离线
whitesnake
微波技术能走多远
UID :45463
注册:
2009-10-31
登录:
2014-12-05
发帖:
76
等级:
仿真一级
1楼
发表于: 2011-12-22 17:06:08
这位朋友,你好啊!
km^^T_ M/
看了你的日志,我感到特别鼓舞,因为我在学校对无源互调问题接触了两年多了吧(我是在校研究生),看过一些文献,了解了一些理论模型,但一直不太清楚互调在咱们的工程实践中究竟是个什么状况,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器件的互调最严重!所以看了你的日志,觉得学习了不少东西,也才开始觉得互调问题的研究似乎还有些价值。谢谢你!
W>VP'vn}
希望以后可以向你多请教,多交流。
Z[\O=1E,
yme^b ;a
从你的描述来看,是不是国内相关行业、公司都已经开始重视互调的问题了,是不是移动通信中互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主要局限于所谓的卫星通信中了?
共
条评分
独立思考
离线
lss2290
UID :81986
注册:
2011-08-27
登录:
2012-07-03
发帖:
17
等级:
仿真二级
2楼
发表于: 2011-12-22 22:05:06
回 1楼(whitesnake) 的帖子
你好,现在都重视互调了,我是做研发的,我们的指标就是按照中国移动、联通给出的招标标准加上电指标0.2-1.0dB和三阶互调以及五阶互调的3-8个dBc的余量综合考虑的。由于我们是最终要实现量产的,所以我们的仪表的电缆线、高互调转接器、连接器以及负载都是经常检测更换的,所以我们测出的指标就比较好一点,但是移动、联通招标的仪表可能就没那么好了,所以要留很大的余量。所以提高互调是必然的了,互调差的产品根本卖不上价。现在一般能大批量生产的无源器件都要三阶互调达到-140dBc才能挣到钱,-120dBc的产品能卖个成本价就不错了。上次我们老大和我们说了一个-150dBc的产品和-140dBc的产品的差距,1个dBc=100RMB。
共
2
条评分
hefang
技术分
+1
-
2011-12-22
hefang
rf币
+10
-
2011-12-22
离线
whitesnake
微波技术能走多远
UID :45463
注册:
2009-10-31
登录:
2014-12-05
发帖:
76
等级:
仿真一级
3楼
发表于: 2011-12-22 23:36:58
呵呵。
jg?x&'u\)
一个分贝就100,很值钱啊。
5Kkdo!z
无源互调我个人认为和工艺的关系比较大,当然搞微波设计的人估计也有办法通过更改器件设计来达到消除无源互调的目的。
按照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无源互调通常源于非线性因素的存在,而这种非线性通常又分为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而且通常情况下,造成器件产生无源互调的原因不是一个、两个,而可能是多个因素互作用,用学术里头比较时髦的话说,这是一个多物理场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似乎到目前为止,这个无源互调问题的解决好像还是只能靠经验、靠测试来解决,没有什么能使用的理论吧。
ve\X3"p#
以上是个人理解,欢迎大家讨论、指教。
1UKg=A-q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