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
>
一维反射系数和步数有关系吗?
发帖
回复
887
阅读
6
回复
[
求助
]
一维反射系数和步数有关系吗?
离线
myp841025
天天向上
UID :83276
注册:
2011-09-26
登录:
2012-09-01
发帖:
86
等级:
仿真二级
0楼
发表于: 2011-11-29 11:18:02
我做的一维反射系数,公式用的是
Reflection coefficient
(
t
)
=
FFT
(
Reflection field
(
t
))
/FFT
(
Incident field
(
t
)),
Tz<@k
其中
Reflection field
(
t
)
=
Total field
(
t
)
- Incident field
(
t
)
。
Mf_urbp]
[color= ..
k "Qr
v*3tqT(%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wbzhou
做做算法还是有点意思!
UID :64301
注册:
2010-08-03
登录:
2017-10-27
发帖:
525
等级:
积极交流四级
1楼
发表于: 2011-11-30 19:30:59
你看看时域的波形是否已经收敛了嘛。
共
条评分
做算法的该何去何从?
离线
simwave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UID :83124
注册:
2011-09-22
登录:
2013-06-07
发帖:
196
等级:
仿真三级
2楼
发表于: 2011-12-01 03:25:56
(1)好象你公式的最前面忘了写FFT。
l<l6Ey(
'5vgpmn
(2)另外我个人的经验是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在FDTD的计算中是不精确的。
std4Nyp
我是使用 DFT。 就是按照Fourier Transform的严格定义来一个频率点一个频率点的计算。
V9o_Q
DTw3$:
(3)还有我以前也考察过在不同时间范围内(貌似都收敛后), S参数的提取。的确出现过你发现的情况。此情况和边界条件以及网格设置等有很大的关系。尤其边界吸收的效果不好,对结果影响很大。
TtaVvaz~>
共
条评分
离线
myp841025
天天向上
UID :83276
注册:
2011-09-26
登录:
2012-09-01
发帖:
86
等级:
仿真二级
3楼
发表于: 2011-12-01 10:23:17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解答。可是据我查阅的资料,FFT是比DFT更优越的算法,(结果差不多,时间却更短)。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不是问题的关键。
}wh)I]]U
你(3)提到你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应该说明这种问题的确是存在的。我做的是一维空间问题,所以用的吸收边界条件是
Xw=>L#Q
pv=g)
%设置吸收边界条件
1r?<1vh:z
ex(1)=Ex_low_m2;
/hef3DV5I
Ex_low_m2=Ex_low_m1;
d (Fb_
Ex_low_m1=ex(2);
$f-f0t'
ex(n)=Ex_high_m2;
aIv>X@U}
Ex_high_m2=Ex_high_m1;
(o1*7_]e
Ex_high_m1=ex(n-1);
i'5Q.uX
这种吸收效果是不是不好啊?你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
-|MeC
共
条评分
离线
simwave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UID :83124
注册:
2011-09-22
登录:
2013-06-07
发帖:
196
等级:
仿真三级
4楼
发表于: 2011-12-02 09:01:24
(回3楼)
\ s^a4l2
我没看懂你的边界条件。似乎就是简单的外部场和内部场的对应。看不出来其中的变化系数。所以不敢确定是否是良好吸收的边界条件。
qjQR0MC
n4;
我是通过改进边界条件最后得到了稳定解
yOwo(+ 2
@j*K|+X"
对FDTD计算结果的频谱分析,FFT是否比DFT好, 我想我们要用实际程序来检验。我认为FFT效果不如DFT的原因是:由于FDTD时间步长比较小。 FFT的截止频率就很大。(时间取样点总数和频率取样点总数相同),那么FFT频率步长就相应比较大。 如果时间取样点总数比较小。那么得到的FFT结果在感兴趣的频率段内由于取样频率步长比较大。就会显得不是很光滑。 另外如果是用的Matlab内部FFT函数。要看看此函数是否是采用了快速FT算法。频率取样是如何定义的? 我以前的印象是Matlab的FFT用的是DFT算法(但是对此我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大,(please correct me if you figure it out)
jnfktDV'
共
条评分
离线
myp841025
天天向上
UID :83276
注册:
2011-09-26
登录:
2012-09-01
发帖:
86
等级:
仿真二级
5楼
发表于: 2011-12-02 16:23:28
我今天又试了一下,应该是介质层的那一侧吸收边界不能完全吸收的问题,和FFT或者DFT没有关系。
>3aB{[[N
我改成了pml吸收边界,结果还是不够理想,能把你当时改善过的吸收边界方法讲解一下吗?因为介质中的吸收边界貌似和真空中的吸收边界条件不太一样,需要改一下参数
MTI[Mez
共
条评分
离线
simwave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UID :83124
注册:
2011-09-22
登录:
2013-06-07
发帖:
196
等级:
仿真三级
6楼
发表于: 2011-12-02 23:40:16
(回5楼)
c{(4s6D
材料和PML接触时,是要延伸到PML内的。如果仅仅是常数介质材料,PML方程中引入材料特性也很容易的: PML的Maxwell's Eqaution中包含两个材料特性,一个是PML本身的材料,一个是结构中用的材料。
26[. te9
Y^(NzN
FDTD模拟四个要素:FDTD算法,入射波算法,边界条件, 数据后处理。
_N1UL?
在确保边界条件工作良好后。 还要检查其他设置是否正确。
hLo'q^mGr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