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天线交流版
>
有关波束立体角和波束效率
发帖
回复
1811
阅读
0
回复
[
原创
]
有关波束立体角和波束效率
离线
hai1039
老头子学天线
UID :1665
注册:
2007-04-09
登录:
2017-10-04
发帖:
638
等级:
准仿真大师级
0楼
发表于: 2011-11-19 12:01:42
另外我想问:波束范围(波束立体角)、波束效率这两个参数到底有什么实际作用?我们工程上做天线时候主要考虑的还是天线输入阻抗、增益、方向图、效率等参数吧
6c\DJD
********************************
eYP=T+
这两个参数反应了天线投射到用户区域的实际有用功率,因为目前天线和射频基带等部分在研发时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
@[r ={s\
所以目前工程确实没有用到这两个参数, 甚至kathrein提出的基于平面的扇区功率比(SPR)也没有被广泛应用。一般工程只是对不同的副瓣电平做了规定。
9G:TW|)L[Q
<*@~n- R$
作为一个通信系统, 最终考虑的是用户可感知的那些指标,即KPI. 天线的一些参数经常相互制约(如增益和瓣宽), 参数变化对KPI的影响又可能互相抵触(如增益高了视轴方向覆盖更远, 但是水平瓣宽窄了的话影响小区交界的用户, 垂直瓣宽窄了使覆盖范围内电平变化过大),这些潜在关系受通信系统制式的不同(如双工方式,调制方式,切换门限)等等又经常出现些矛盾的要求.
_%IqjJO{=r
~"mj;5Id
所以如何作为一个整体,采用统计学的方式来分析评估整个通信系统各部件成本指标性能等方面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目前还是个问题。
t!l%/$-
vnsSy 33K
目前看来硬件方面 ..
k8&FDz
wkT;a&_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