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EMC(电磁兼容)交流
>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注意事项
发帖
回复
2041
阅读
0
回复
[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注意事项
离线
dfmt
你好!
UID :5736
注册:
2007-10-30
登录:
2016-04-18
发帖:
631
等级:
荣誉管理员
0楼
发表于: 2008-02-08 13:08:17
关键词:
电磁辐射
EMI
+^<-;/FZue
鉴于论坛上很多朋友都是在校学生,因此转贴此文章,希望大家在电子阅览室的时候有针对性的注意自身健康安全。工作的朋友也能从中得到借鉴,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电脑前工作的,呵呵
UlH;0P?
+&qj`hA-b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大学生检索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电子阅览室中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就其中的某些方面加以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p^X \~Yibs
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R6E.C!EI
1.1 环境污染问题
dZ{yNh.]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和电磁辐射两方面。
"2>_eZ#b
(1)空气污染。电子阅览室一般都装有空调,空调的制冷效果比较好,而在流通空气方面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电子阅览室中的计算机都很多,计算机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化学气味,尤其是新电脑在使用的前两年散发出的有毒气味更为严重;再者,电子阅览室是人员集中的场所,人本身的呼吸、体味等混合到一起也会使空气不新鲜。在这种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和学习,对身体健康必然有害。针对电子阅览室的空气污染问题,我馆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经常通风换气,尽量保证空气流通;其次,天天有专人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再次,做好室内的绿化工作,很多绿色植物都有吸收毒素、净化空气的作用,室内的花草盆景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还美化了环境。
>*e,+ok
%Kc 2n9W
(2)计算机辐射。计算机集中的地方电磁辐射必然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有两个,一是致热作用,即热效应。现在大部分症状都表现在热作用上;二是磁场强度高。磁场强度高也会使人产生病变,比如血液、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降低电磁辐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屏蔽的方法,把电磁波屏蔽掉;另一种是通过吸收的方法,把电磁波的电磁能量通过材料本身吸收掉。在电子阅览室中我们可以从显示器和主机箱两方面入手来将电磁辐射降低到最小,对于显示器,我们可以用镀膜玻璃或者金属网做成防护屏,架在显示器前可以防止电磁波的辐射。视保屏采用金属镀膜玻璃,除去屏蔽以外,还可进行距离防护,使发射设备的主体离身体远一些。显示器的摆位应远离人体胸部、脑部的位置;避免身体各部位处于显示器的侧后方;读者要控制使用时间,如使用计算机0.5 h休息一下。对于主机箱应选用防电磁辐射性能好、电磁屏蔽性好的钢板,尽量选择前面板为金属制品的机箱,机箱的摆位尽量远离人体胸部、脑部的位置,计算机正常接地,读者不能在开启机箱盖板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通过对显示器和机箱辐射进行处理,可以降低计算机对读者的危害,保护读者的健康。
ZuVes?&j
1.2 上网成瘾问题
<69Uq8GI
网上的世界丰富多彩,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定位自己的角色,创造自己理想的虚拟空间,很多学生流连忘返,上网成瘾。有的电子阅览室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资料,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间照常开放,但不允许学生将食物带入阅览室,有些学生干脆不吃不喝,甚至上厕所都忘了,一坐就是若干小时,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肯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大脑神经中枢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力下降而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发育还不成熟,影响势必更大。笔者建议图书馆应该有意识地规范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对于长时间开放的大学电子阅览室,应做出规定:学生连续上网查阅资料不得超过3 h,并在主服务器上安装客户端计时管理系统,对连续阅览超过3 h的学生的终端电脑采取功能锁死的手段,强制其使用者停止使用。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控制上网欲望。针对这种情况,我馆的电子阅览室做了如下的工作:首先,把对学生的上网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经常向学生宣传长时间上网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让他们明确自己每次上网的目的,打算上多长时间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其次,对于那些长时间上网的同学,及时提醒他们吃饭时间和休息时间,从而避免因长时间上网而影响身体健康。
qV7nF }V{
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gQlL0jAV
2.1 不良内容的侵蚀
`%Jq^uW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有害的信息,并且能被有意或无意地搜索到,这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应肩负起净化网络空间和监督指导学生的职责,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文明的上网学习环境。为了避免学生在网上浏览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信息和沉迷于网上聊天,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信息环境。可以在主服务器上安装具有强大管理功能的管理软件,实现对客户机的实时监控与管理,记录用户浏览过的所有网址,过滤掉不健康的网站,限制一些操作。同时,对网上有害的信息、骚扰信息等不良内容尽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不断净化网上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内容对读者的负面影响。第二,从学生读者的角度出发,可以联合各个院系,请一些专家学者参与,做相关的讲座或通过电子布告、线上交谈等方式,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Df(n(9
2.2 虚拟世界的误导
gF8n{b
网络的虚拟性、新颖性、交互性等特征非常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把网络作为自己逃避现实、寻找精神寄托的场所,在网上的虚拟世界里倾诉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心理咨询中的倾听者的作用,由于倾听者是素不相识的人,可以随意发泄心中的不满与郁闷,的确能够暂时缓解心理压力,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的对方同样也不受任何道德限制,网络语言的可信度极差,很容易受其误导。另外,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隔着计算机进行的,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不一样,久而久之,势必影响人的社会交往能力,造成性格孤僻、逃避社会现实、躲避困难与挫折的不健康人格。面对这种情况,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要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读者的引导,使其端正上网动机,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以防病态上网。另外,我们还可以聘请心理教育的专业教师, ..
<Kt;uu>
m8NKuhu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1
条评分
wangzb
rf币
+1
2008-02-08
兴趣方向:微波效应 电磁兼容 微波仿真(通信系统、电子引信、PIN器件、天线)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