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CST 专区
>
CST
>
CST MWS网格设置的困惑
发帖
回复
2475
阅读
5
回复
[网格]
CST MWS网格设置的困惑
离线
charles.l
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生态。
UID :70360
注册:
2010-12-09
登录:
2013-05-27
发帖:
419
等级:
准仿真大师级
0楼
发表于: 2011-05-17 16:21:40
关键词:
CST
仿真
设置
网格
现在对CST网格设置很困惑,自己建的模型用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加密网格 从pass 2 到 pass 6也没中上过,都没有达到Detla S 相差2%的要求,网格数已经超出了想象,多的要死。仿真时间超长,自己也手动加密成30/30/30都不知道准不准,看着仿真时间那么长,好难过,有几次换了个模板(planr)发现和30/30/30差不多,因为自己建的模型折线很多,还有一条弯的馈电线(不规 ..
%e.tAl"!$
bnt>j0E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楼
发表于: 2011-05-17 16:36:25
回 楼主(charles.l) 的帖子
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过我还是不确定你“迷茫”的点是什么……。
8Ac5K!
DMO8~5
“从pass 2 到 pass 6也没中上过”,什么意思?
)rX["=
eaSf[!24"
你是不是想说自动增加网格数目太多仿真太慢,手动增加网格数目又不确定准确性,是吗?
rik-C7
IjJO;
如果你的模型使用自适应网格的Delta值很小,那么使用自适应网格优化的目的是什么?
h2M>4c
hI249gW9
如果你怀疑准确性,请问你的“标准值”是什么?理论计算值还是实际测量值?没有参考标准,“准确”从何谈起?
共
条评分
版主周末都不回答问题?
版主要回答问题,你做到了吗?
hefang你是CST公司的吧,说点儿有用的!
你是做天线的吗?不懂不要说外行的话!
你要是不懂就shut up!
相信我,没有你论坛会更好。
离线
charles.l
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生态。
UID :70360
注册:
2010-12-09
登录:
2013-05-27
发帖:
419
等级:
准仿真大师级
2楼
发表于: 2011-05-17 17:01:49
打错字了 “中止过 ” 从 pass 2 到 pass 6 如果达到Detla S 小到2% ,不就认为前后两次仿真的S参量没有显著的变化。
]RBT9@-:U
因为在做了一个共面波导的模型,而CST要求馈线与地板的之间的缝隙要满足两个网格以上的要求。我想要的标准就是网格设置能够保证仿真出来是最准确的
t> ~a/K"
6\9 Zc-%
(pDu
共
条评分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3楼
发表于: 2011-05-17 17:20:23
回 2楼(charles.l) 的帖子
纸上谈兵地说,“馈线与地板的之间的缝隙要满足两个网格以上的要求”太僵化,如果缝隙只有0.1毫米,那你要把最小网格设置到小于0.03毫米才满意吗?所以规定都是死的,你要根据你的模型灵活处理,过小的细节结构不适宜再细致划分网格线。
r8wip\[
#~JR_oQE!
如果你强调“准确性”,我还是要问你你的标准是什么。看你的描述,你似乎是以S参数的变化来衡量的,那么这样的衡量标准只能确保在“给定仿真参数(模型结构)”的前提下,软件能“准确地”计算出其对应的结果。
<@](uWu
n>o0PtGxC
仿真软件就像一个能准确地回答你的问题的人,大多数人只是纠结于“它真的能准确地回答吗”,却很少有人问“我的问题有没有问对”。
共
3
条评分
linfenghan
rf币
+1
“问题有没有问对”,很到位!
2011-06-02
lantianyi
技术分
+1
说的很到位!
2011-05-17
lantianyi
rf币
+5
说的很到位!
2011-05-17
版主周末都不回答问题?
版主要回答问题,你做到了吗?
hefang你是CST公司的吧,说点儿有用的!
你是做天线的吗?不懂不要说外行的话!
你要是不懂就shut up!
相信我,没有你论坛会更好。
离线
xrbupt
simon
UID :61817
注册:
2010-06-14
登录:
2014-04-30
发帖:
302
等级:
仿真三级
4楼
发表于: 2011-06-02 10:42:44
1.首先你应该对有限差分知识有个了解,哪些量步长要确定,有何取舍,都要有明确的了解,不能只是自适应就了事,因为每一个参量的设定有一定物理意义,建议还是看看有限差分的知识,对你划分网络有帮助。
共
1
条评分
hefang
rf币
+5
这个就比较进阶了
2011-06-02
有梦才有未来!
离线
meng123456
UID :42459
注册:
2009-09-25
登录:
2018-07-24
发帖:
966
等级:
准仿真大师级
5楼
发表于: 2011-07-27 10:50:52
对于门外汉,这个问题不好理解。真的应该去了解一下,算法问题,才能更好的设置网格。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