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经验心得原创分享
>
生物微波科技理论假说
发帖
回复
2769
阅读
4
回复
[其它原创]
生物微波科技理论假说
离线
黄戈石
UID :76160
注册:
2011-04-23
登录:
2011-04-23
发帖:
1
等级:
旁观者
0楼
发表于: 2011-04-23 19:07:44
关键词:
微波
电磁场
电磁辐射
仿真
分享
本文提出生物微波科技理论假说,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结合发达的现代固体电子物理技术,就可能制造出生物微波通讯仪。它也是一种新型测谎仪,也可能可以用于医疗保健、基因工程。
Jw~( G9G
VDB;%U*D
工作基础与要点
T!W~n ZC
mW%?>Z1=>d
⑴自卫生物微波机理。由于人类的长期进化,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人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具有了发射微量自卫生物微波的本能。所谓自卫,就是防止他人或其它生物的微量生物微波干扰。只要,使用仪器将生物微波收集放大处理,就可以通讯。
22(*J<
Nx#4W1B[`H
隐思维、隐思考,是相对于生物微波通讯功能,大脑隐思维、隐思考的内容不会出现在微波通讯的信息之中。生物微波通讯仪,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工具,不能直接读出大脑中隐藏的记忆与思考的主要内容。人类在自然进化中,为了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尤其是大脑的能量消耗,所以在大脑中思考的问题,不会通过微波发出。
G#Ou[*O'
S]sk7
显然自卫生物微波是通用的,不会有基因差异,也就是使用生物微波通讯仪录制的信息,可以重行加强处理后,使得对人类都起作用。但是相对的,理论上,必然会有加扰基因差异的个体生物微波,要处理这种微波就非常困难,所以计算机辅助分析与处理,就十分重要。
`bKA+c,f
5BR5X\f0
⑵肌肉生物电。由于人类的长期进化,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人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肌肉生物电提前准备播放现象,并和自卫生物微波相交叉。一个人在准备行动时,肌肉会提前作准备,并提前发射出对应的生物微波。肌肉提前作准备,部分对应于大脑与行为的极限反应时间。肌肉生物电的频率与生物微波频率是不同的。
yk2 !8
qC!&x,}3
⑶条件反射的发出生物微波。条件反射是指,外源刺激使得机体本能的发生反应,主观意识还没有主动干预。人有条件反射,会发出对应微波,并会与自卫生物微波、肌肉生物电相交叉。
y$hp@m'@C
xyr+_k-x&q
条件反射,决定有极限反应时间,就是从外源刺激开始到肌肉行动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一些条件反射,可以人为的建立、减弱与消除。生物微波,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有明显的条件反射特征。肌肉生物电就有条件反射特征,生物微波也有条件反射特征。这样,人准备讲话之前,就会有对应的微波泄露,可以用于研制测谎仪。
J/);"bg_O
g/UaYCjM
⑷极限反应时间机理(与电磁波、计算机高速的差异)。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绝大多数人,在肌肉行动之前,也就是,准备行动与正在行动之间,会存在一个极限反应时间。由于人的大脑与神经活动的机理限定,人的反应,会有一个极限反应时间。极限反应时间,有具体快慢的分类,也可以使用一定的方法,人为的调整快慢。极限反应时间,相对电磁波与计算机的高速,是很大的。这一点,在研制测谎仪时,可以用到。
>MJ?g-
FI8Oz,
⑸频率的分布与人形微波挖补术。外行,会认为生物微波频率分布会决定了个体隔离程度(就是是否能够微波通讯)。但在实际工作中,人形微波挖补术,结合其它技术机理,才决定了个体隔离程度。
c.\O/N
A~nf#(!^]
人型微波挖补术是指,将接受到的对象微波中的对应体表某个部分的生物微波,通过计算机处理,改变其中的一些内容。
VCy5JH
\8OO)98'
会有,基因认同与排异效应现象。这样就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对于不同的个体特征微波,通讯仪发射微波的功率小于一定程度,则会微波通讯失败;功率放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自由的通讯。这种差异不是由于人体识别的电磁波灵敏度所决定的。因为,对于相同个体特征的微波,就不存在这种功率差异。
M\b")Tu{0
^% Q|s#w.
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基因认同与排异效应,对人形生物微波实施挖补,这样,在低功率时可以通讯。
:T3/yd62N
pS 4&w8s
⑹压制性控制与类梦记忆效应。利用上述技术,可能可以使用很微弱的生物微波作用人,在反复社会意识认定加强下,有人会认为是真实记忆(其中还有各种分类)。但是,在社会逻辑分析下,又脱离了一定的社会意识认定加强,就会产生类梦记忆效应,认为是虚假记忆。这一点,也可以用于测谎研究。
.ut{,(5
}Vu\(~
⑺造任意指定效果声音、图形和感觉微波的人工互动技术。这个技术,在大脑、神经活动机理上,很容易被十分的确认。通过个人特殊的训练,通过与计算机的人工互动技术,可以伪造各种内容的生物微波。这要比单纯依靠编程伪造微波内容,要简便的多,工作量要小得多,速度也快得多。
<ktzT&A
aj,)P3DJu
主要应用
1p`+
e7u^mJ
⑴通讯与测谎功能。生物微波通讯仪,可以改装成测谎仪。显然,提一个问题,就会等到条件反射所决定的微波。如果,结合盘问,那么就可以达到测谎的功能。
%=j3jj[
,D6v4<jh
使用通讯功能,可以伪造大脑白质解密。可以利用,各种遗忘与记忆的科学基础技术,结合微波技术,以产生伪造的证据。在微波机器主观、客观辅助人工互动的辅助下,可以使用伪造任意指定效果的声音、图形、感觉的生物微波技术伪造证据。伪造任意指定效果的声音、图形、感觉的生物微波技术,是借助大脑的隐思维、隐思考功能伪造的,然后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处理。这个技术可以用于快速与巧妙的测谎。
!2:3MbtR
JFL>nH0mk.
在自然选择下,人要保存能量,又必须要播放自卫生物微波与条件反射肌肉生物电,人就会最大限度的只播放有限能量的微波,其它各种人体工作尽可能的用各种最低的能量消耗形式由身体内部解决。这样,大脑中思考的绝大多数内容不会由微波发出。这就,存在一个主客观对付测谎的理论方法。
;jK#[*y
mYB`)M*Y
⑵压制与控制。
生物微波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普遍微波,就是可以对每个人都产生作用,一种是个体基因微波,就是对个体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同时对身体无害,但是如果作用于有基因差异的他人,则作用效果明显降低,甚至有害他人身体。显然,基因差异越大,个体基因微波的效果越不同。
1r r@
O?EB8RB
对于普遍微波,通过生物微波的基因认同效应,可能可以产生生物微波迷昏、迷魂效果,但是机理效果与精神药品完全不同。比如将睡眠时的生物微波,处理后发给对象,在一定功率下,对象就可能会昏睡,但也可能四肢躯体瘫软而意识相对清醒。类似的,可以使得肌肉的力量很大或产生肌无力现象,但是肌肉的生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力大无穷。
PCc|}*b
N^VD=<#T
对于个体基因微波,则效果类似,但是可以使得人四肢躯体瘫软而意识进入睡梦状态。
!S%6Uzsj
Q-rL$%~='
⑶生物作用与改造。
人类的生物微波中,必然存在普遍适用人类基因的生物微波,同时也存在个人基因特征的微波。利用这一点,可以应用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
W&:[r/8wA
cD1o"bq
如果将采集到的鸭子的生物微波,照射到刚孵化的小鸡上,时间足够的长,那么这个小鸡仔两个月后就可能,具有一些鸭子的特征。显然,如果照射到成年鸡身上,就不可能改变已有的特征。如果这个假想是正确的,那么,就可能方便的创造出新型基因的生物。
nRhrWS
hM@\RPsY
研究的方法
G)>W'yxQ
%[<Y9g,:Q
如果将生物微波录下,然后只用计算机将其声音特征播放,那是很困难的,在理论上可以解决,但是工作量巨大。简便的方法是,将人的微波收集到,经过处理,再发给人接受,然后看效果再调试对应的工作参数与软件设置。
6`\]derSon
!~<siy
只要有对应频率分布的电磁波采集器,就可以很容易的改装制造出生物微波通讯仪主机。但是,现有的商用与医用微波段的收集器的频率比较狭窄,使用它们会损失很多有用的信息,在搞基础研究时是不严谨的,最好能向厂商定制指定频率分布的高频头。
h06ku2Q
iNCX:Y
使用计算机记录设备,实施简单的调试,就可以得到实验基础数据。在对实验基础数据实施系统化理论分析研究确认之后,可以低价的、大批量的制造的微波机器成型机与使用机。最终的价格可能与一只廉价的手机相同。
M^rM-{?<
B6Ej{q^k,
在研究过程中,在未得到成型机之前,要预防微波辐射的可能生理伤害。对生物微波通讯仪屏蔽方法,是存在的,一般使用具有网眼的金属网,网眼的大小对应微波频率。
}wSi~^*
V@=V5bZLs
生物微波通讯仪的工作机理,接近于手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手机的工作频率也在微波段,但是频率分布较窄、不完全。但是,现在已有的手机通讯和卫星通讯的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C&+ ~+
m8+(%>+7
生物微波医学研究现状
j*T]HaM
R4%P:qM
生物体受到微波照射后,有的有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组织形态、生理功能、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现象。微波生物效应可分为有益效应和有害效应两类。这两类效应都可以由微波热效应或微波的非热效应引起。前者是微波场使生物组织中的盐离子、极性蛋白质分子、极性水分子加速和振动而引起,使受照射生物组织把所吸收的微波能转变为热能,因而使生物组织的温度升高。后者是无明显温升或与温升无关的一种效应。
M4Z@O3OIE
RaSz>-3d
微波可以透入生物系统,并与生物组织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生物层次上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产生了生物效应。
V%HS\<$h
:<#`_K~'
国外对有益效应的特殊报道不多,无非是一些物理理疗的作用。国外公司,已大量生产理疗与手术的微波仪器,问题是频率分布不宽不全与功率太大。在医学中,微波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可分为两类:一是医学上的有益的效应,二是对生物组织的损伤效应。当微波能量低时,产热低、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增强局部的免疫能力,促进水肿吸收,消炎止痛;当微波能量大时,产热高,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此时微波具有烧灼止血,切割的作用。
7dh1W@\
ZA#y)z8!E
对有害效应的报道很多。从这些报道中,可以推论,生物微波不仅可以作用体表,还能对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会产生可预期的影响,对研制生物微波通讯仪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里介绍一些微波有害的国外报道。
'UM!*fk7C
o7&4G$FX~
射频微波辐射,特别是高强度的辐射,引起机体致热效应,造成健康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资料表明,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微波照射后,体温虽无上升,但也能造成机体的健康危害,关于这一点目前国际上争论较多。有实验室研究发现,长期低强度射频电磁辐射非致热效应,对动物神经内分泌,膜通透性、离子水平等都有影响,也有报告认为射频微波能引起 DNA 损伤、染色体畸变等。
+?RGta'%k
u"$a>S_
中枢神经系统对射频微波电磁辐射比较敏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烦躁等。
!a1i Un9
I.}1JJF*
长期在一定强度微波环境中工作,可使眼晶状体混浊、 ..
sPNfbCOz
j&6 jRX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moviez
【学会好好地思考】
UID :3312
注册:
2007-06-07
登录:
2021-11-18
发帖:
1375
等级:
七级仿真大师
1楼
发表于: 2011-04-26 15:57:57
这个理论很有前卫性啊~
共
条评分
HFSS·CST·Matlab
离线
假酒鬼真醉
UID :73463
注册:
2011-03-09
登录:
2013-08-12
发帖:
636
等级:
积极交流五级
2楼
发表于: 2011-10-11 16:04:48
哇哦!
共
条评分
离线
剪刀
UID :83388
注册:
2011-09-28
登录:
2011-12-01
发帖:
30
等级:
仿真新人
3楼
发表于: 2011-10-11 17:40:59
之前有看到用脑电波驱动电扇、榨汁机之类的设备,这也是可以期待的能源呢~
共
条评分
离线
dzj4321
UID :102024
注册:
2012-11-25
登录:
2019-03-07
发帖:
9
等级:
旁观者
4楼
发表于: 2012-11-25 01:53:59
lz如果有数据支撑的话,肯定会被军方挖走!
.1? i'8TF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