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IE3D
>
关于AEC
发帖
回复
2258
阅读
5
回复
关于AEC
离线
monster528
UID :1834
注册:
2007-04-16
登录:
2024-07-12
发帖:
734
等级:
退休版主
0楼
发表于: 2007-06-14 09:44:13
用ie3d仿真微带天线,发现Auto Edge Cell,Edge Cell width设置为不一样的值,仿真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差别还比较大。请问有没有人知道这个该怎么设置,是不是设 ..
lz*PNT{E
eS"gHldz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lui1978
UID :1848
注册:
2007-04-17
登录:
2014-09-23
发帖:
232
等级:
积极交流六级
1楼
发表于: 2007-06-26 16:02:43
对具有两条或者多条条带耦合的结构,最好采用AEC.
1t0FJ@)*
用了AEC也未必就准确,至少算宽带的东西就是这样.因为主要还是看剖分方案和算法的收敛快慢.
共
1
条评分
monster528
RFEDA币
+3
热心助人
2007-06-26
离线
monster528
UID :1834
注册:
2007-04-16
登录:
2024-07-12
发帖:
734
等级:
退休版主
2楼
发表于: 2007-06-27 10:24:12
谢谢,但是我还不是很明白。似乎zeland的手册上讲的也不是很详细。
共
条评分
离线
lui1978
UID :1848
注册:
2007-04-17
登录:
2014-09-23
发帖:
232
等级:
积极交流六级
3楼
发表于: 2007-06-27 10:43:51
我计算并测量过多种微带超宽带天线,对于测量的驻波比,不用AEC的计算结果和实测的结果也很接近。但是,共面波导结构可能就会有差别了。
weV#%6=5\
0_ \ g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一般的矩量法里,为了提高精度,都要对电流(电荷)可能较集中的地方进行fine meshing,AEC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剖分方案。这仅仅是个人观点。
\Ji2uGT
N^]>R:Stu
具体哪种剖分方案比较准确,可能还是要根据实际经验来确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均匀剖分肯定不是最佳的。然而初学矩量法编程的时候,通常为了编程简易些,都是均匀剖分,这样就可能会留下一些惯性思维了。
共
1
条评分
monster528
RFEDA币
+3
积极参与讨论
2007-06-27
离线
monster528
UID :1834
注册:
2007-04-16
登录:
2024-07-12
发帖:
734
等级:
退休版主
4楼
发表于: 2007-06-28 09:10:42
请问Auto Edge Cell,Edge Cell width的值设置为多少合适?
"E|r 3cN
我看手册上说设置为10%。那我设置大些或小些有没有关系?怎么样设置准确度高?
,e FQ}&^A
因为我仿真的一个微带天线Auto Edge Cell,Edge Cell width值设置不同的时候算出的S11差别有点大。
共
条评分
离线
lui1978
UID :1848
注册:
2007-04-17
登录:
2014-09-23
发帖:
232
等级:
积极交流六级
5楼
发表于: 2007-07-09 11:45:16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与经验相去很多的情况下,我都采用默认设置。
k?/ v y9
\*%i#]wO@
但众所周知的是MOM有一个特点,即随着剖分单元数的增加,会出现收敛慢甚至发散的情况。因此,基函数选择对提高收敛速度和效率影响很大。然而在商用软件里,一般不可能修改算法,因此只能根据经验来判断了(或者选择不同的求解器)。
:n4:@L<%H
?)[zLnxc&
我的做法是:如果出现不同设置下出现极大误差的情况,最好就再提高mesh的上限频率和每波长cell的数量,观察结果是否最终收敛。
EcU'*
zt[4_;2Y
最后提一点个人陋见:软件始终还是辅助工具,具体哪种剖分方案最佳,似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最终还要用实验测量来定夺。
共
1
条评分
monster528
RFEDA币
+10
热心助人
2007-07-09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