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13658
UID :7362
UID :9061
引用第1楼wudawolf于2008-10-08 01:42发表的 : KT[ZOtu 的确,RFIC的整体电路结构和集总参数射频电路区别不大,差异是因为在芯片里有些元件需要用工艺可以实现的方式设计。集成电路有它的特点,例如在IC中,线间距离和线的尺寸都很小,由此在分立电路中不会出现或影响不显著的一些物理效应(如串扰噪声、时延等等)变得很重要。导线也不可以再被看成是理想的,而必须看成是有耗、有延迟、有耦合的传输线。所以RFIC的分布参数是“真的”而不是“假”的,但是为了设计人员的方便,通常分布参数用等效的集总参数电路来近似。
引用第3楼zoarbary于2008-10-08 09:37发表的 :可否这样理解: S3\NB3@qC& RFIC的设计分成几步,电路设计(集总,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元件选择(分布,分布式电感电容参数计算)->芯片验证(分布,即你说的物理效应)->板级应用(分布,与板上其它部分的互相干扰)
UID :14486
UID :3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