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CST 专区
>
CST
>
CST哪些设置对仿真时间有着直接影响
发帖
回复
1
2
3
4
5
6
7
24877
阅读
64
回复
[案例实践]
CST哪些设置对仿真时间有着直接影响
离线
阿郎
UID :61446
注册:
2010-06-08
登录:
2017-05-25
发帖:
212
等级:
仿真三级
20楼
发表于: 2010-07-26 17:26:27
一直在学习,从未被超越。
共
条评分
离线
fjbaichi
UID :5284
注册:
2007-10-05
登录:
2020-05-07
发帖:
63
等级:
仿真一级
21楼
发表于: 2010-08-05 08:38:59
— (hefang) 纯灌水回复,警告一次 (2010-08-05 15:10) —
共
条评分
离线
mike1022
UID :64795
注册:
2010-08-13
登录:
2022-03-28
发帖:
35
等级:
仿真新人
22楼
发表于: 2010-08-18 22:14:45
顶一个哈
c@{M),C~E
共
条评分
离线
zqtong
UID :17301
注册:
2008-08-28
登录:
2020-07-14
发帖:
800
等级:
七级仿真大师
23楼
发表于: 2010-08-31 22:22:16
多谢各位大虾,受教颇多。
共
条评分
离线
elberlee
学习
UID :48358
注册:
2009-12-09
登录:
2013-09-19
发帖:
72
等级:
仿真三级
24楼
发表于: 2010-09-16 20:10:25
楼主好,我最近去参加了CST的培训,然后再回来看您的帖子又下面几点感受大家来交流一下,
ZGQz@H5
YY 8vhnw
仿真时间最根本的还是受mesh的单元数 以及仿真的精度决定。
0Y9fK? (
0 LIRi%N5*
1、仿真的精度决定了算法终止的条件,精度越高,能量在结构中停留的时间也就越长,自然仿真的时间越长。
S/x CX!
rjL4t^rT
2、mesh后的单元数,meshcells 在CST操作界面的右下角可以看到,这个数目越多也就预示着计算量越大。但是这个要注意,如果用了local mesh的话,最精细的mesh单元决定了仿真的时间,这个时候mesh的单元数就不是绝对的参考了,有可能meshcell少的反而仿真的时间越长,就是因为在local mesh中采用了更高的精度。
I.u[9CI7HU
aYcc2N%C
其他的我个人返到觉得S参数和二维三维的信息量的计算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那些应该都是零头了
3V@!}@y,F6
wZKEUJpQ
希望各位大侠拍砖
?TY/'-M5
共
2
条评分
hefang
技术分
+1
有自己的观点+技术分
2010-09-16
hefang
rf币
+20
有自己的观点+技术分
2010-09-16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25楼
发表于: 2010-09-16 20:37:02
回 24楼(elberlee) 的帖子
无砖可拍,很好的分享。其实这些参数和注意事项在帮助文件里都已经提到了:《Signals in Time Domain Simulations》、《Mesh Generation Overview》、《Transient Solv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x$=""?dd
W;!)Sj4<T!
只不过第二条不太准确,“最精细的mesh单元”我这里就用minimum mesh step表示,这个参数的重要性并不是只在使用了local mesh的时候才凸现出来,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最
影响仿真速度的一个参数。我个人使用“最”这个字,没有之一!
A7=k9|
0=V -{
调整global mesh properties,很可能在增加总网格数的时候也缩小了minimum mesh step;即使调整local mesh properties,也有可能做到提高网格线密度的同时保持minimum mesh step不变。给你培训的人在这里可能偷懒了,没有把详细情况说明。
共
条评分
离线
elberlee
学习
UID :48358
注册:
2009-12-09
登录:
2013-09-19
发帖:
72
等级:
仿真三级
26楼
发表于: 2010-09-16 23:43:25
回 25楼(hefang) 的帖子
谢谢版主的纠正,
JUdQ Q
@~8*
后来和那个人交流的时候他提到:程序在仿真运算过程中,用来存储meshcell的数据结构其实很简单,但是数量会随着mesh的精细度而改变,我想这和你提到的结果是一致的,minimum mesh step也就决定了存储meshcell的数据结构的精度,minimum的值越小,该存储结构的数量也就越大,这样导致运算的时间也就越长。
'ocPG.PaU
_BHEK
另外一点,在mesh properties-> special->Use subgridding 这一个选项,如果选中了的话,可以完成对局部精细部分更好的仿真,相对与local mesh来说,subgridding的meshcell的数量则要小很多。 但是一直没有太好的例子在进行这样的操作,在我的经历来看没有什么却别,但是从示例上看mesh图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有过这样的仿真经历,来介绍一下这个subgridding到底怎么样
,WtJ&S7?
<#~n5W{l
共
1
条评分
hefang
rf币
+5
有自己的观点
2010-09-17
simple is the best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27楼
发表于: 2010-09-17 22:55:41
回 26楼(elberlee) 的帖子
我试过subgridding,对于结构相对复杂的模型,如果金属(或者感兴趣的)结构是总仿真模型的一个或几个部分,而且模型中有不少(或大范围的)“空”区域,使用subgridding可以得到很高的subgrid factor(5-6)。
K/M2L&C
_ o.j({S
不过,使用subgridding之后minimum mesh step缩小为原先的一半!因此CST建议使用subgridding是应该至少保证subgrid factor在3以上。从仿真速度的角度上,一般的仿真模型使用subgridding不会带来很明显的加速效果。对于minimum mesh step已经很小的结构,个人感觉使用subgridding可能会让仿真速度更慢……。
I&;9
4d\V=_);r
GPU Computing不支持Subgridding……。
vn4z C
+ f,Kt9Cy
Energy Based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不支持Subgridding……。
(9Q@I8}Iy
i>e?$H,/
使用Open Add Space边界条件的同时使用Subgridding,软件可能会给出错误提示,大意是边界处划分了不同层级的网格,仿真不能运行……。
VhN 6 oI
共
1
条评分
elberlee
rf币
+3
谢谢版主点评!
2010-09-20
离线
newstart119
哈哈,学习之
UID :68226
注册:
2010-10-24
登录:
2012-09-26
发帖:
48
等级:
仿真新人
28楼
发表于: 2010-10-27 12:56:45
受益匪浅啊,谢谢各位了。
共
条评分
好好学习!静心研究,脚踏实地!
离线
newstart119
哈哈,学习之
UID :68226
注册:
2010-10-24
登录:
2012-09-26
发帖:
48
等级:
仿真新人
29楼
发表于: 2010-10-27 16:39:31
我以前使用过subgridding,虽然局部可以把最好尺寸减少,但总的感觉是仿真时间大大增加了。一般子网格加密因子为4就差不多很好了
共
1
条评分
hefang
rf币
+2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欢迎继续参与本贴交流!
2010-10-27
好好学习!静心研究,脚踏实地!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