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CST 专区
>
CST
>
CST哪些设置对仿真时间有着直接影响
发帖
回复
1
2
3
4
5
6
7
24839
阅读
64
回复
[案例实践]
CST哪些设置对仿真时间有着直接影响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0楼
发表于: 2010-05-19 22:33:52
回 9楼(ironmanzzy) 的帖子
karcsija大大很久没上论坛了……
Khi;2{`
t0e5L{ QJ
如果你发现模型里的min. mesh step很小,有两个地方需要检查:
4'dN7E1*f
1. 打开global mesh properties,调整“Lines per wavelength”,“Lower mesh limit” 和 “Mesh line ratio limit”,这三个参数都会影响网格尺寸。Help文档《Mesh Properties (Hexahedral)》里提到了建议的初始设置:Lines per wavelength=10,Mesh line ratio limit=10。在一些对细节要求比较高的情况(可以参考对应的Template),Mesh line ratio limit=20。
}T(=tfv@
2ua!<^,
2. 如过调整了Global mesh properties之后最小网格尺寸没有变化,那么一定是设置了Local mesh properties。在激活mesh view的状态下,查看已经设置了local mesh properties结构,看看最小网格尺寸被设置在那个结构上,再修改那个参数到合适的数值就行了。
共
条评分
版主周末都不回答问题?
版主要回答问题,你做到了吗?
hefang你是CST公司的吧,说点儿有用的!
你是做天线的吗?不懂不要说外行的话!
你要是不懂就shut up!
相信我,没有你论坛会更好。
离线
cookiesj
UID :4804
注册:
2007-09-05
登录:
2021-02-05
发帖:
206
等级:
仿真三级
11楼
发表于: 2010-06-23 15:38:29
还有,后处理也占很多时间的~~~
共
1
条评分
hefang
rf币
+1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欢迎继续参与本贴交流!
2010-06-23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2楼
发表于: 2010-06-23 15:44:36
回 11楼(cookiesj) 的帖子
这个小小挑战一下,相对于三维电磁仿真,后处理并不会花太长的时间,即使是提取远场仿真参数。
共
条评分
版主周末都不回答问题?
版主要回答问题,你做到了吗?
hefang你是CST公司的吧,说点儿有用的!
你是做天线的吗?不懂不要说外行的话!
你要是不懂就shut up!
相信我,没有你论坛会更好。
离线
water108
UID :48869
注册:
2009-12-15
登录:
2012-04-19
发帖:
41
等级:
仿真新人
13楼
发表于: 2010-07-06 20:18:54
我做了两个三维模型的天线仿真,这两个模型除了一个比一个的尺寸大些,其他都是一样的(包括频段设定,边界,网格,精度等),很奇怪是尺寸大的竟比尺寸小的用的时间还短呢,请教一下是怎么回事呢?
共
条评分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4楼
发表于: 2010-07-06 20:35:18
回 13楼(water108) 的帖子
单纯只看你的描述的话,我猜测小尺寸的天线有比较强的谐振,所以在field analysis的时候要花更长的时间。可以查一下两个仿真的solver logfile,我估计excitation time应该不会相差很多。
共
条评分
版主周末都不回答问题?
版主要回答问题,你做到了吗?
hefang你是CST公司的吧,说点儿有用的!
你是做天线的吗?不懂不要说外行的话!
你要是不懂就shut up!
相信我,没有你论坛会更好。
离线
elberlee
学习
UID :48358
注册:
2009-12-09
登录:
2013-09-19
发帖:
72
等级:
仿真三级
15楼
发表于: 2010-07-08 17:14:16
实在是好帖 拜读
共
条评分
simple is the best
离线
戈壁
UID :63248
注册:
2010-07-12
登录:
2019-11-02
发帖:
56
等级:
仿真一级
16楼
发表于: 2010-07-13 09:28:11
拜读,感谢!
共
条评分
离线
铁氧体
UID :62482
注册:
2010-06-26
登录:
2010-09-23
发帖:
3
等级:
旁观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7-22 22:25:03
在时域计算中,有个选项“Adaptive mesh refinement”,它好像对仿真时间影响很大,选上它意味着CST要在不同的网格划分下计算(从疏到密),直到两次的结果一致时才会停止。不知我说的对不对?请指教
,z/aT6M?H
共
条评分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8楼
发表于: 2010-07-22 22:56:01
回 17楼(铁氧体) 的帖子
CST MWS中使用Adaptive Mesh Refinement时,会定义一个参数“Delta S”,它代表了连续两次仿真得到的S参数的最大偏差。CST MWS默认Delta S小于2%时终止Adaptive mesh refinement。(参考帮助文件《Mesh Generation Overview》中的"Hexahedral Mesh Generation" ->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EA6l11{Gk1
H"AL@=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对仿真时间影响大是因为Pass的次数越多,网格划分的总数就越多,同时最小网格尺寸也越小。网格数会使仿真时间增多,尤其是field analysis的时间;而最小网格尺寸则很大程度的影响总的仿真时间(包括excitation analysis和field analysis)。
B1nm?E 0i
C-c'"FHq
如果你的模型是用来和实测做对比,那么使用adaptive mesh refinement大多可以得到很好的相关性。如果模型是用来做参数调整(parameter sweep或者optimization),用adaptive mesh refinement时间上就很没有效率,调整local mesh properties一般也可以得到接近的效果。
共
条评分
离线
lantianyi
献身航天
UID :54655
注册:
2010-03-15
登录:
2021-08-02
发帖:
1445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9楼
发表于: 2010-07-23 09:45:19
回 10楼(hefang) 的帖子
— (hefang) 真希望这是个谣言…… (2010-07-23 17:32) —
karcsija已经退役了。。。
共
条评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