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Faraday Dynamics专区
>
电磁仿真在电路设计中的四个典型应用
发帖
回复
1657
阅读
5
回复
[资料]
电磁仿真在电路设计中的四个典型应用
离线
wudawolf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
UID :7362
注册:
2008-01-09
登录:
2025-09-27
发帖:
370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0楼
发表于: 2022-03-24 01:10:45
传统的电路仿真已经无法为设计射频模块、RFIC 和 MMIC 提供足够强大的解决方案。当今的设计通常具有很高的工作频率、需要处理复杂的波形和各种技术的整合,这就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所有的电磁效应。现代电磁分析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发挥电磁电路分析的潜力
随着集成电路(IC)元器件变得日益复杂,电磁(EM)电路仿真对于实现精确而高效的设计至关重要。电路的电磁效应可能会极大改变电压电平,对半导体器件造成损坏。利用电磁仿真,设计人员可以评测电路上的电磁效应,从而提前避免这一问题带来沉重代价。
电磁仿真使设计人员能够精确地建立系统大部分或整个系统的模型。此外,将 3D 电磁建模与传统电路仿真整合在一起,是从根本上简化设计流程的一种方法。很多设计人员将电路仿真与电磁仿真分开执行。不过,您可以选择恰当的工具同时完成这些任务。
电磁分析正快速成为元器件设计人员的“首选工具”。本文详细分析了四个应用,告诉您如何使用电磁仿真来加速和简化设计流程,从而创造更好的设计。
电磁仿真应用 1 - 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
一旦完成封装,IC 设计即被视为已完成。这种保护性封装使 IC 的处理和组装变得十分容易。它还能保护 IC 免遭损坏。虽然封装被视为工作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 IC 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就掌握此封装的电气性能。此封装可支 持的上限频率是多少?能够使用较低成本的封装来降低成品成本吗?该封装的隔离性能怎么样?
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FN)是电子领域最先进的 IC 封装技术之一。作为一种接近芯片尺寸的封装(CSP),它具有外形纤薄、散热能力适中和电气性能出众等优势。QFN 封装具有良好的散热和电气性能 — 这使其成为 RFIC、MMIC 和 RF SiP 等应用中非常受欢迎的低成本选择。
设计挑战:
一个 3 x 3 mm、16 引脚的 QFN 封装能够高达 15 GHz 的频率范围内正常工作。不过,新一代设计需要在相同的封装内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为了增强电路板上的过渡设计,设计人员必须优化输入输出馈线和过渡结构的阻抗。在最终组装之前了解封装的性能限制,则可以有效地减少最后一刻重新设计的风险。
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 QFN 封装的性能,您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以便在整个过渡过程中保持 良好的阻抗特性。使用设计软件中集成的 3D 电磁设计工具可以增强过渡设计。通过增加输入和输出线的宽度并使用两个引线框架,可以优化 QFN 封装的性能。
电磁仿真应用 2 - 芯片级封装中的焊接凸点
目前,将 IC 芯片封装到基板和电路板上的方法有很多。芯片尺寸封装(CSP)工艺正赢得越来越多手机和其他小型电子产品制造商的青睐和采用。当制造商从半导体晶圆切割出 IC 芯片之后,接下来将会采用这种工艺。
CSP 允许通过焊接凸点互连半导体器件与外部电路,从而单独地封装小型 IC 芯片。这种方法可以节省空间,使封装变得更轻。由于没有焊线和引脚,因此封装厚度也更薄。
工程师在设计和仿真 IC 时,必须考虑到整个封装的电磁效应,包括焊接凸点和芯片其他部分的电磁效应。
设计挑战:
CSP 的普及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设计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使用 3D 全波电磁仿真工具。焊接凸点是会影响 IC 整体性能的大型 3D 物体。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工程师期望凸点、芯片和电路板之间的耦合或串扰能够限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工作频率的提高带来了交叉耦合等更复杂的设计挑战,这在当今的无线和高速数字应用中 尤为突出。想要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挑战、确保设计一次测试成功,IC 和封装设计人员必须对设计进行细致分析。
解决方案:
使用协同设计和协同仿真可以全面优化您的设计。您可以使用参数化的 3D 元器件 设计套件快速绘制焊接凸点等 3D 元器件的图形,也可以配合使用其他原理图元器 件来协同设计 3D 元器件。通过与原理图电路的协同设计来重新布置和优化版图中的 凸点,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 3D 电磁分析。
电磁仿真应用 3 - 低温共烧陶瓷模块
低温共烧陶瓷(LTCC)模块是无线和汽车应用中的一个成熟解决方案。LTCC 模块在尺寸、成本和上市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由于它们可以将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集成在一小片区域内,因此 RFIC 可以轻松地安装在此模块上。其导体路 径通常由金或银材质制成,具有出色的物理和电气特性,同时生产成本更低。另外,LTCC 产品的体积较小,通常不到 5 x 5 mm,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
设计挑战:
尽管 LTCC 模块具有诸多优势,但它同时也为无线器件设计人员带来了一些设计挑战。多个大型结构可能会产生寄生耦合。它们的几何结构十分复杂,而且包含许多密集叠加的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采用先进的设计解决方案:灵活且可自定义的版图编辑器,以及能够对复杂的 3D 几何结构进行建模的仿真技术组合。
LTCC 模块设计通常同时需要 3D 平面和 3D 全波电磁求解程序。借助 3D 平面求解程序,设计人员可以快速获得精确的电磁仿真结果,以及任意无源电磁建模功能。尽管它足以满足大多数 LTCC 应用的需求,但有些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全波 3D 电磁仿真。
解决方案:
使用 3D 电磁仿真软件精确仿真 LTCC 模块。
电磁仿真应用 4 - 多芯片模块
多芯片模块封装是现代电子和微电子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商用无线、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正在从单封装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迅速转移到多芯片模块中的更大、更复杂的 IC。无线器件需要进一步减小尺寸,这一趋势推动行业采用不会影响性能的紧凑封装。通过多芯片模块设计,多个 IC 可以集成在单个封装中,获得器件尺寸和性能上的优势。
设计挑战:
多芯片电路仿真要求对整个封装进行协同仿真。多个晶片和基板的设计需 ..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4
条评分
,
技术分
+3
,
rf币
+14
rocketsci
技术分
+2
优秀资料
05-05
rficdesign
技术分
+1
转载了优秀贴子
2022-10-07
rocketsci
rf币
+6
转载了优秀贴子+RF币
2022-03-27
faradynamics
rf币
+8
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期待您继续分享!
2022-03-26
离线
faradynamics
UID :131952
注册:
2019-04-28
登录:
2025-09-30
发帖:
1363
等级:
论坛版主
1楼
发表于: 2022-03-26 00:04:15
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期待您继续分享!
共
条评分
离线
rocketsci
四海皆兄弟,五湖会朋友
UID :7390
注册:
2008-01-10
登录:
2025-09-30
发帖:
1112
等级:
论坛版主
2楼
发表于: 2022-03-27 03:12:49
转载了优秀贴子+RF币
共
条评分
离线
rficdesign
UID :10002
注册:
2008-03-27
登录:
2025-09-28
发帖:
1438
等级:
论坛版主
3楼
发表于: 2022-10-07 09:57:21
转载了优秀贴子
共
条评分
离线
wudawolf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
UID :7362
注册:
2008-01-09
登录:
2025-09-27
发帖:
370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4楼
发表于: 2025-05-02 09:23:24
共
条评分
离线
rocketsci
四海皆兄弟,五湖会朋友
UID :7390
注册:
2008-01-10
登录:
2025-09-30
发帖:
1112
等级:
论坛版主
5楼
发表于: 2025-05-05 10:12:06
优秀资料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