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Faraday Dynamics专区
>
使用微型模块SIP中的集成无源器件
发帖
回复
922
阅读
3
回复
[资料]
使用微型模块SIP中的集成无源器件
离线
wudawolf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
UID :7362
注册:
2008-01-09
登录:
2023-01-28
发帖:
2635
等级:
荣誉管理员
0楼
发表于: 2021-03-18 09:19:29
— 本帖被 faradynamics 执行加亮操作(2021-12-26) —
集成无源器件在我们的行业中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它们由来已久且众所周知。实际上,ADI公司过去曾为市场生产过这类元件。当芯片组将独立的分立无源器件或者是集成无源网络作为其一部分包含在内时,需要对走线寄生效应、器件兼容性和电路板组装等考虑因素进行仔细的设计管理。虽然集成无源器件继续在业界占据重要地位,但只有当它们被集成到系统级封装应用中时才能实现其最重要的价值。
几年前,ADI开始推出新的集成无源技术计划(iPassives™)。ADI旨在通过这项计划提供二极管、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无源元件,从而能够更广泛地涵盖信号链设计,同时克服现有采用无源元件方法的局限性和复杂性。ADI的客户群对具有高效空间尺寸的更完整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推动了这项计划的发展。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iPassives可以被视为一种灵活的设计工具,能够在极短的开发周期内设计出具有同类最佳性能和鲁棒性的系统解决方案。ADI拥有许多信号调理IC,我们拥有的独特硅制造工艺使这些IC能够实现卓越的性能。ADI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产品的多样性来生产具有卓越性能特征的即插即用系统,而无需开发高度复杂的集成流程。在高度可定制的网络中将集成无源技术与所有这些现有技术紧密结合,并利用系统级封装技术进行封装,从而可创建完全经过认证、测试和表征的μModule®器件。以前采用板级解决方案的系统现在可以简化为单个器件。从我们的客户角度来看,他们现在可以获得完整的解决方案,具有出色的开箱即用性能,可缩短开发周期并节约成本,而且所有这些都在非常紧凑的封装内实现。
无源技术
现在,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基础知识,回想一下什么是无源元件。无源元件是无需电源供电的器件,它们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这些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即有效耦合电感)和二极管。有时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就像电阻中电流随电压线性变化一样。对于二极管来说,电流和电压之间也存在直接关系,只是这种关系是指数关系。在电感和电容中,该关系是电流对电压的瞬态依赖性。
无源器件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串联或并联,是模拟信号处理(RLC用于放大、衰减、耦合、调谐和滤波)、数字信号处理(上拉电阻、下拉电阻和阻抗匹配电阻)、EMI抑制(LC噪声抑制)和电源管理(R用于电流检测和限制,LC用于能量累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立元件的局限性
过去,无源元件是分立的,这意味着它们是分别制造的,并且在电路中通过印刷电路板(PCB)上的导线或电源轨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沿着三条路径发展演变:更小的尺寸、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这些发展现在已经很成熟并经过了优化,但是占位尺寸和高度尺寸意味着分立无源元件总是限制了缩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面积和体积的努力成效。无源器件通常在一个应用中占物料清单的80%以上,占线路板面积约60%,占整个元件支出约20%。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带来了非常复杂的库存控制和存储挑战。
就其本质而言,分立器件是单独处理的元件。尽管可能有一些方法可以确保从某些工艺批次中选择元件,但每个元件仍然具有高度的独特性。然而,当需要非常匹配的元件时,这是一个显著的缺点。对于需要匹配的设备来说,元件之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会导致误差,从而降低时间零点的电路性能。此外,在电路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及使用寿命期间,这种性能下降总是越来越糟糕。
分立无源器件的另一个缺点是各个元件的组装和布线非常耗时,并且还占用很大的空间。这些元件使用焊接工艺连接,一般是通过通孔或表贴封装技术(SMT)组装。通孔是一种比较老的组装技术,它将带引线的器件插入PCB的孔中,任何多余的引线长度都将被折弯并切除,并通过波峰焊将器件的引线连接至PCB互连电源轨。表贴封装帮助实现了更小的无源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在PCB上蚀刻贴装连接图案,将焊锡膏覆盖在图案上,接着使用贴片机来定位放置SMT元件。然后,PCB经过回流焊工艺(其间焊锡膏液化并建立电气连接),并在冷却时,焊锡膏凝固并将SMT元件机械连接到PCB上。这两种组装技术的主要问题是,焊接过程可能非常不可靠,在缺陷目标是每百万分之几的行业中,这一点越来越令人担忧。在确保焊点可靠性方面有几个因素非常重要:焊锡膏的实际成分(现在基本上都是无铅的,因此可靠性降低)、回流焊工艺中的机械稳定性(机械振动可使焊点干燥)、焊锡膏的纯度(任何污染物都会对焊点的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回流焊工艺中的时间与温度。焊锡膏加热的速度如何、实际温度和温度的均匀性怎样以及焊锡膏加热的时间都非常关键。其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连接焊盘或通孔的损坏,或者也可能引起器件上的机械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故障。
在PCB上采用无源元件的另一个局限是,由于它们板上分布在各处,走线需要很长。这可能会引入未计入的寄生参数,从而使性能和结果的可重复性受限。通常,PCB走线具有大约1 nH/mm自感的长度和电容,取决于线宽和与附近走线的距离。PCB走线的容差导致了寄生参数的变异,所以不仅带来寄生效应的破坏性,而且它们还是不可预测的。在PCB板上缩小容差会增加成本。
无源器件还提供了许多与外界的潜在接触点,这些接触点经手动处理或机器处理可能会引起ESD事件。同样,这对整体可靠性和鲁棒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和风险。
集成无源器件的优势
在深入探讨集成无源器件相比分立无源器件的优势之前,我们首先概述一下集成无源器件的起源。集成电路现在包含了许多晶体管(实际上是数百万个),它们由精细的金属互相连接在一起。针对模拟类的应用,业界还开发了特殊的工艺,如DAC和ADC中除了晶体管,还包含电阻和电容等无源元件。为了实现这些精密的模拟应用所需的性能,已经开发出质量非常高的无源元件。用来构建集成无源器件的正是这些高质量的无源元件。正如集成电路中包含许多晶体管一样,集成无源器件可以在一个非常小的封装内包含许多高质量的无源元件。与集成电路一样,集成无源器件在大面积衬底(晶圆)上制造,同时生成多个无源网络。
与分立无源元件相比,集成无源器件最引人注目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实现精确匹配。在制造集成无源网络时,网络内的所有元件都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制造的,具有相同的材料,而且由于网络紧凑,基本上是在同一位置。采用这种方式制造的无源元件比分立无源元件更可能具有出色的匹配。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假设有一个应用需要两个匹配的电阻。这些电阻在圆形衬底(如硅晶圆)上制造,如图1所示。由于细微的工艺差异,如电阻薄膜的厚度、薄膜的化学性质、接触电阻等,因此在同一个批次内将存在一定的阻值差异,而在多个批次里差异值更大。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深绿色表示电阻在容差范围的高位值端,黄色表示电阻在容差范围的低位值端。对于标准的分立器件来说,两个电阻中的任意一个都可能来自不同的制造批次,如图中用红色表示的两个单独的电阻。这两个分立电阻之间可观察到的容差范围可能是整个工艺的容差范围,因此匹配较差。对于有特殊的订购限制而言,有可能从同一个批次中选择这两个分立电阻,如图中用蓝色标出的两个单独的电阻。这两个电阻之间可观察到的容差只会是在同一个批次内的容差范围。虽然这两个电阻之间的匹配将优于随机分立器件的情况,但仍有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匹配。最后,对于集成无源器件,两个电阻来自同一个芯片,如图1黑色所示。这两个电阻之间唯一可观察到的容差是在同一个管芯内的容差范围。因此,这两个电阻之间的匹配将非常出色。此外,使用交叉四边形布局的其他技术和其他方法可以进一步严格限制两个电阻之间的扩散,使元件的匹配达到最佳值。集成无源元件之间的匹配不仅在时间零点比分立无源元件要好得多,而且由于其制造已经很好地耦合,因此在整个温度、机械应力和使用寿命范围内都可保持更好的匹配记录。
集成无源器件中的各个元件紧密地放置在一起(实际上在微米范围内),因此,互连寄生参数(如布线电阻和电感)可以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在PCB上,由于走线容差和元件放置容差,互连寄生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由于制造工艺中采用微影工艺,因此使用集成无源器件的互连容差和元件放置容差都很小。在集成无源器件中,不仅寄生参数非常小,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参数还是可预测的,因此可靠性很高。
通过集成无源器件实现无源网络的小型化,为电路板直接带来小尺寸的优势。这直接使电路板成本降低,并允许在更小的占位空间上实现更多功能 ..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3
条评分
,
技术分
+2
,
rf币
+28
rocketsci
rf币
+20
优秀资料+RF币
2022-07-05
faradynamics
rf币
+8
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期待您继续分享!
2022-03-24
faradynamics
技术分
+2
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期待您继续分享!
2021-12-26
离线
rocketsci
四海皆兄弟,五湖会朋友
UID :7390
注册:
2008-01-10
登录:
2023-01-18
发帖:
628
等级:
特邀技术顾问
1楼
发表于: 2022-01-23 04:00:50
学习了
共
条评分
离线
faradynamics
UID :131952
注册:
2019-04-28
登录:
2023-02-03
发帖:
388
等级:
论坛版主
2楼
发表于: 2022-03-24 00:34:00
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期待您继续分享!
共
条评分
离线
rocketsci
四海皆兄弟,五湖会朋友
UID :7390
注册:
2008-01-10
登录:
2023-01-18
发帖:
628
等级:
特邀技术顾问
3楼
发表于: 2022-07-05 17:57:25
优秀资料+RF币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