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ANSYS 电磁仿真专区
>
HFSS
>
5G时局剖析及仿真的价值所在 | 附最新白皮书 ..
发帖
回复
1044
阅读
0
回复
[
转载
]
5G时局剖析及仿真的价值所在 | 附最新白皮书下载
离线
amy_wang
微信号:18010874378欢迎加入!
UID :115421
注册:
2015-03-18
登录:
2025-09-30
发帖:
3618
等级:
值班管理员
0楼
发表于: 2019-08-16 17:23:16
5G时局剖析及仿真的价值所在 | 附最新白皮书下载
FM3.z)>
原创: ANSYS 肖运辉
K4Ed]hX
rSDI.m
5G预示着无线通信系统将为我们展现一个超凡绝伦的精彩世界。在当下众多领域,它都是利益增长点的代名词,如消费类电子、物联网(IoT)、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电信、娱乐、医疗以及交通等领域。然而,随之而来的工程难题也同样丰富而精彩!
'n{=`e(}cI
,P`:`XQ>_B
图片:1.webp.jpg
LP7jCt
zKk=R6w
&: LE]w
lx$Z/f
5G已至,变革还是机遇?
"@ZwDg`
每一代技术进步,都伴随着新旧技术的竞争和替代,如工业革命中,机器代替大部分人工劳动力,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代替大部分脑力劳动,而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app应用代替无穷无尽的商业交互和过程。
c 9gm%
0dx%b677d
5G,作为时下热门的新技术代表,已被公认为未来社会的核心技术。这是一次技术革新,而每一次变革都将带来诸多的挑战,同时也意味更多的机遇。未来到底如何,只有到了未来才能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5G将是一片蓝海,拥有无限的可能。
&%3}'&EBv
图片:2.JPG
v7j/_;JE;
[)X( Qtk
2019年6月6日上午,工信部正式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据媒体报道,国内几大运营商投资用于5G建设的资金规模将在近7年内达到1800亿元,而2013-2020年用于4G投资金额是1170亿元。预计到2022年,5G将成为千亿市场。5G带来的经济拉动作用将非常巨大,据预测,其带动规模将是万亿级,时间周期为5-10年,其产业红利期将持续10年甚至可能长达30年时间。据测算,到2030年,其对GDP贡献占比更是达到5.8%,5G将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因素。国际上来看,5G也将是备受瞩目的新兴产业,影响巨大,我们可以预计,5G必将是值得投入,值得深耕的高确定性高科技行业。
`$4wm0G|
JWu0VLo
如此巨大的投入,如此长的投资周期,意味着产业链将长期从中受益。各大厂商都在加大5G的研发投入,争取在技术上领先从而获得商业优势,以期在5G产业机会中摘取更多的果实。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以及各大终端厂商,都在5G上持续发力,并将持续保持高额战略投入。5G已至,在变革与机遇面前,是选择投入追赶,还是旁观,就看眼光了!
|@rf#,hTDp
图片:3.JPG
.4 NcaMj
5G开启互联网智能新时代
y[f%0*\B
\xOYa
ANSYS致力于通过业界性能最佳、最丰富的工程仿真软件帮助客户解决复杂的工程难题,帮助全球企业推出极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在5G来临之际已为市场玩家,准备了佐餐大料,将持续辅助行业用户深度挖掘软件应用潜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维护好产品生态,为广大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xc/
;|= 5)KE
挑战与关键技术
0I)eYksh
5G的应用场景将极为丰富,如超宽带媒体(8K视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公共服务和安全,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等,这些将给未来生活带来极其丰富而便捷的体验。综合来说,将有以下三大类的应用:
Oxu}W%BF*
ko!]vHB9`
增强移动宽带(eMBB),如8k视频,VR等;
7F]oK0l_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如IoT,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工业应用等;
Yk{4 3yw
超可靠低时延(uRLLC),如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
Q&$2F:4f&
图片:4.webp.jpg
?/3{gOgI$`
n%2c<@p#
rk+s[Qi~
要实现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所要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及关键技术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XyDw|z[
1.频率高
,根据不同的标准,频率将高达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段带来的技术挑战是研发难度加大,设计和加工要求都特别高,后期可调试空间却极小;
U2Siw
2.速率高
,海量的数据通信意味着需要极其高速的芯片和电路,这将带来多方面的衍生问题,如热可靠性的问题,信号完整性的问题,电磁兼容的问题,前期设计阶段都需要全方位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
`)=sQ2P
3.高可靠应用场景
,关系到人身安全等应用,需要系统设计上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芯片到电路,到无线通信,到基站及边缘云计算,都需要具备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可靠性,一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如散热,风雨,寿命,人体影响等,二是软件生态系统的可靠性,如安全性机制,交互方式,决策系统等等;
i @M^l`w
4.接入单元数量巨大,形式多样
,这就要求产品尽量做到低成本,便于维护。这些都需要在前期进行深度优化和设计探索,因为后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d|tNn@jN
abe5 As r
图片:5.webp.jpg
j0cB#M44
Ng&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