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Academic Conference 学术会议
>
会议信息
>
[2008.11][厦门][中国通信学会2008年全国无线电 ..
发帖
回复
2124
阅读
0
回复
[
会议信息
]
[2008.11][厦门][中国通信学会2008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
离线
yufeeya
UID :4193
注册:
2007-07-31
登录:
2009-02-27
发帖:
153
等级:
仿真二级
0楼
发表于: 2008-06-18 22:09:43
— 本帖被 casey 执行加亮操作(2008-12-01) —
中国通信学会
6SqS\ 8
2008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S5J"1)O~
(CRAM’08, CHINA,2008年11下旬)
+@"Ls P
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08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CRAM’08)”定于2008
Gpb<,v_3
年11月下旬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委员会、南京邮电大
_-R&A@
学联合承办,厦门敏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工业与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指导。
JnY.]:
GL^84[f-T
会议网址:
http://www.njupt.edu.cn/cram/index.htm
k0(_0o
"T4buTXJ
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网络和各种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频谱资源稀缺的问题日益
z#|tcHVFT
突出。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无线频谱资源,满足多种多样的业务需求日益引起各国政
~85>.o2RDW
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中国通信学会组织举办第三届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
`mE>h4
会议(CRAM’08)”,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国家无线电频谱应用与管理的政策;促进
{2v,J]v_[
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促进无线电新技术交流,推动我国在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方面
*I6W6y;E=
的技术研究、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促进无线电应用技术的交流,推动无线电领域的各界
)s~szmJoVD
技术合作,加强学术界、国内外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推动无线电管理政策的研究,为我国
GpZ}xY'|w,
无线电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提供咨询和决策依据;为全国无线电领域的管理者、经营者
t8?$q})RL
、学者和其他相关人士提供一个政策研讨、形势分析、成就展示、学术争鸣、技术交流以
QEQ/
及相互合作的平台,全方位展示我国无线电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49Q tfk
“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将成为我国无线电应用产业界、学术技术界和无线电管理
; "K"S[
机构合作的纽带,为我国各行各业在无线电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我们
Aw)I:d7F
诚挚邀请全国无线通信领域的代表共同参与,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无线
xo.k:F
通信技术和产业进步,共商我国未来无线电技术应用和管理的发展大计。
9{cpxJ
1、大会征文主题
Q|7$SS6$
1) 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b$JrLZs$_
2) 无线技术的频谱规划及其电磁兼容性;
xCYK"v6\
3) 无线电管理科学与技术工程;
B'D\l\w
4) 频谱资源为工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的应用;
?glK~G!i
5) 无线电监测技术与规范;
8-u #<D .
6) 无线电设备检测技术与标准;
#WlTE&
7) 全球无线通信技术的体制与标准;
+.2OZ3(
8) 专用无线通信技术及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应用技术与管理;
+}eH,
9) 无线电应用中的各种关键技术和理论;
uf/4vz,
10)中国短距离微功率及超宽带无线技术的应用前景、解决方案与标准化进程;
m 5_
11)无线通信产业结构、体制与市场;
Jmml2?V-c
12)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相关政策及其发展方向。
.dO8I/lhV
2、会议内容及安排
Errs6
会议期间将举办大会特邀报告、大会学术报告、市场与产业论坛、发展战略学术争鸣、专
]5',`~jkF
题报告与研讨、学术交流与讨论、产学研合作洽谈等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无线
/=K(5Xd
电技术应用展示会。
G&z^AV
3、论文要求与截止日期
Gpf9uj%
1) 论文内容应符合大会征文主题的范围,要求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
'o]kOp@q
洁;每
AeR*79x
篇文章含图表不超过6页。
O\+b1+&b3Y
2) 截稿日期:2008年10月10日。请作者在规定的日期内将打印的论文激光打印稿1份寄送
dI?x(vw
nXT/zfS
至“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CRAM会议秘书组赵夙老师”(邮编:210003),
\n>7T*iM&
fWz=bJ"V
并同时用电子邮件将论文电子版发给南京邮电大学赵夙老师(
cram2008@163.com
)。
V]5MIiNl
3) 录用结果将在10月20日以前公布,所有录用的论文免版面费。
gski:C
4) 被录用的论文将编入会议论文集,本次会议论文集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有出
A:4?Jd>
版
NyR,@n1
号)。
H{et2J<H
5)来稿无论录用与否一律不退,作者请自留底稿。
B(1WI_}~
4、会议通知日期
BS|$-i5L
11月1日以前将发出正式会议通知,请注意查阅本次会议网络主页的相关通知和信息。
\#sdN#e;XA
5、会议联系方式
%}}?Y`/W)
朱洪波 教 授:(025)85882256,13809032918;E-mail:
zhuhb@njupt.edu.cn
;
{X EX0|TZ
赵 夙 副教授:(025)83492420,83942889;13505199788;E-mail:
zhaos@njupt.edu
Kn*LwWne
.cn ;
I&wJK'GM`
通信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编:210003;
j_{f(.5
`Fx+HIng,
传真:(025)83492420;网址:
http://www.njupt.edu.cn/cram/index.htm
。
3]li3B'
6、无线电技术应用展示会
TFG0~"4Cz
在本次会议期间,特邀海内外无线电技术应用领域的各大公司和企业界代表,对全球现有
W QqOXF
的各种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技术系统产品与设备、短距离微功率高速无线技术的最新研究
~Z:)Y*
进展及其应用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其中包括系统及其技术演示、技术与标准介绍等(展示
jY k5]2#A
会地点:中国厦门,厦门驿缘酒店)。
O)8$aAJ)V
展示会费用:每平方米展示区收费500元(提供展示区桌椅,供企业摆放产品与资料);
' +f(9/
re)7h$f}
报名截止时间:2008年11月10日;
{WvYb,
展示会联系人:蔡炫,(0592)5767698,13806005855。
GCj[ySCD
7、会议赞助事项联系人
;Xl {m`E+
大会秘书长 朱洪波教授:(025)85882256,13809032918;E-mail:
zhuhb@njupt.edu
.c
=eyPo(B
n ;
,v#O{ma
大会秘书 赵夙副教授: (025)83492420,83942889,13505199788;E-mail:zhaos@
*_sSM+S
njupt.edu.cn。
| r,{# EE
“2008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组织机构
d<cqY<y VA
会议名称:2008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CRAM’08)
NilnS!BM
会议网站:
http://www.njupt.edu.cn/cram/index.htm
BIXbdo5F
会议日期:2008年11月下旬,会期2天
!Bv.@~
会议地点:厦门,厦门驿缘酒店
VVw5)O1'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HJ_8 `( '
承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委员会、南京邮电大学
SajasjE!^1
协办单位:厦门敏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5cH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
T"/dn%21
附件:
L _Xbca=
中国通信学会学术论文稿件格式
Ke^9R-jP
行文次序:中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摘要,
8gxo{<,9
关键词);英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摘要,
{_R{gpj'
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Gzc`5n{"
标题(中文):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
D!V~g72j
有关原则。中文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正规的缩略语、字
#H]c/
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_%wB*u,X
作者署名:文章的作者署名在标题之后。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
gE9x+g
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为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OK(xG3T
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外国作者
kD me>E=
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J-z<&9
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有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
69S*\'L
”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作者工作单位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作
)4R[C={
者工作单位的英文还应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多位
zyB>peAp6j
作者属于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名后加上角编号,在单位一项中顺序列出具体单位名称、地
%uz6iQaq]X
址、邮编等。例如: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01;2.北京邮
9Cs/B*3 )b
电大学,北京 100876);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
&EhOSu
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crb8-C
摘要(中文):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
wlFK#iK
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要素一般包括:①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
3/ '5#$
和任务,所涉及的主要范围;②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
%)w7t[A2D
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③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
! n<SpW;
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④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
}t*:EgfI
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⑤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
"^oU&]KQJ
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编写摘要时不得简单地重复题
K SJ Ko
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中已成常识的内容,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
zm mkmTp
“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不必使
Py\/p Fvg
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编写英文摘要时,目的、方法、结果用过去时态,结
^fj30gw7\5
论用一般现在时态。
~t<uX "K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列于摘要之后,要求至少四个。 关键词的选择顺序:
+E']&v$
1、第一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的二级学科名称。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
iXLH[uhO;
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13745-92)。
#y f
2、第二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sD$K<nyz
3、第三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对于
`LNKbTc[m
综述和评述性学术论文,该位置分别写“综述”或“评论”等。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K+|0~/0
论文,此处不写被研究的方法名称,而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前者出现于第二个关键词的
D67z6jep(
位置。
hd W7Qck "
4、第四关键词,列出前第三关键词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
x~ID[
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的重要的名词。如果需要,第五、六关键词可以列出
K!8l!FFl
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OkMAqS
基金项目:放文章首页下方,指文章的资助背景。在后面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
\olY)b[
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
i_:#][nWX
637050);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n?QglN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放基金项目下方。按以下顺序给出全部作者的简介: 姓名(出生年-
'=(D7F;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县),学位,单位,职称,职务,简历及
_:>t$* _
主要研究方向。
$ I J^
正文:5号宋体字,单位用国际标准代号。 外文正斜体:所有外文(包括上下角标)凡变
[QIQpBL
量用斜体,矩阵和矢量用黑斜体,单位和常量用正体。正文字中的外文尽量不用公式编辑
+k V$ @qH
器生成,以节省篇幅。
q2U?EP{8~
公式:所有的公式请用Word公式编辑器(3.0版)生成。请定义公式尺寸,标准用10.5磅;上
dKY#Tl]
标/下标7磅;次上标/下标5磅;符号18磅;次符号12磅;其他的用默认值即可。公式编辑
6OR) 97
完后的大小应为100%,请不要缩放。公式后编号的括号请用半角(即用英文输入状态输入
kP1cwmZ7F
的括号),不要用全角括号(如:(1)、(2);不要用(1)、(2))
LbuhKL}VN
图:放在正文中相应引出文字之后,同时集中另存一个图文件,以便打印。图中文字尽量
iD<}r?Z
用中文。图稿绘制要求如下:
kDG?/j90D
1、图稿绘制请用 “Word图片工具”;
^O& y;5
2、论文中的全部图可以保存在一个文件中发来,但各个不同的图要求是独立的图片文档,
IdCE<Oj\
标明图号;
j_.tg7X
3、字体与字号:图中中文用宋体,除中文外的字符全部用Time New Roman体,6号字;
]*D~>q"#\
T^ - - :1
4、色彩:请勿用彩色图,灰度请按25%、 ..
y+ 4#Iy
&\ K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