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无线通信专区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交流区
>
[转帖] 业内强人谈黑手机成长历程
发帖
回复
2435
阅读
2
回复
[其他]
[转帖] 业内强人谈黑手机成长历程
离线
wwwjjjsss
海贼王*勇往直前
UID :2920
注册:
2007-05-24
登录:
2020-11-06
发帖:
632
等级:
荣誉管理员
0楼
发表于: 2008-06-08 17:43:50
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几乎大陆从海南到黑龙江,从浙江到新疆都能买到这种手机在一般的城市很多手机店都能买到这种手机。他们采用的销售模式很有意思。像当年的**,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整个市场份额在一类城市占25~30%,二类市场占40%左右,三类以下城市包括三类城市占50以上。所以说有些小县城玩得手机往往比一些北京或者上海用的手机都cool, 以广东为例子,广州、东莞每个月的整体手机销售量分别是15万台、20万台。但前者是一类城市,黑手机只有4万台,而东莞在12万台左右,上市速度基本两天能覆盖最偏远的县城。一般在深圳下午四点到机场上飞机(费用是一公斤15元以下),夜里到其他省份的省会,一早通过陆运到各个县城(费用在一件货物5公斤左右(15元左右)),一公斤手机在8~12台左右,所以任何一个手机运输到店里基本就是在15元费用就够了。这是介绍的第一部分。
!*CL>}-,
:$P <e~z'
下一部分介绍为什么有黑手机和这种手机在亚洲、非、拉、俄罗斯等发展情况和在大陆每天都制造30个百万富翁的奇迹!
Q8\Ks|u]
W9eR3q
第二部分开始∶97~2000年
!>>$'.nb@~
L Q;JtLu1
大陆早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就许诺开放通讯运营和通讯终端制造销售市场,但有五年的缓冲期,这期间信息产业部制定了一个规定就是∶通讯终端(包括电话、手机、GPS)许可制度(现在实行的是备案制度),一个产品要实现上市必须通过信息产业部门的许可证和有关部门的认证,这一个认证需要在100万左右,可以想想如果一个企业要想有一个系列产品假设有6个机型上市,将要承担600万的认证费用,国内企业当时一是没有技术二是没有资金,几乎是国外品牌的天下。
1 #EmZ{*
#wC4$y<>
但是销售基本是靠国内包销公司实现(台湾所说的行销),比方说motorola是天音销售,三星是爱施德,包括中邮普泰(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他们网站去看看),就是在这个期间外资公司为大陆培养了不下十万的销售人员。并且这个队伍一直在扩大,是这些队伍不怕严寒不怕酷暑把手机销售到中国每个角落的手机店。正当时期发展的时候,2001年在酝酿的信息产业部门18号文件马上就要出炉,产品只有在中国大陆进行成产,就可以销售完全退税。
H2k>E}`
!_x-aro3<
xss D2*l
第三段开始01年~04年,你马上就明白黑手机产生的原因了
iT.hXzPzr*
pdtK3Pf
由于只有在大陆生产的电子产品才享受退税这个18号文件产生,几乎所有手机厂商和包括台湾在内的配套生产厂都在大陆建立了生产基地,比方说moto在天津,nokia在东莞和杭州,而由于前期整个市场已经启动,国内的联想、TCL、KONKA、BRID、hair、huawei\都进了这个行业,前者是自己研发而国内品牌基本是靠卖台湾和韩国的方案,再组装,就是这个时期为大陆培了大量的产品设计师和大量的懂工艺的工人。
+d#ZSNu/
{{2ZWK 6|
这个时期国产手机基本都是辉煌一年,到04年只剩下30%的份额。
$]Fe9E?
t$Qav>D
如果一个手机型号产10万片,由于认证没台就多出10多元的费用。所以一些民间资本(原先靠销售国外手机的代理商)开始进入成产行业。
i ;X'1TN(y
[bGdg
第四部分,每个省代理商一般有1000万左右的资金实力,加上一些价格竞争。他们慢慢的开始从配件供应商那里委托工厂加工新机型后直接销售,这就是所说的产品定制和包销,一般一个省包夜就在10000台,几个省一合伙,或者一个省的不同代理商合伙(划分不同区域销售),一个2~10万的订单就叫给工厂产了。
F}sfk}rp
/jS
工厂也可以为这个订单开模具了而为了省钱,这种手机根本没有人像再拿100万去认证信息产业部这些人叼都不叼,呵呵 。。至此,黑手机慢慢登上历史舞台当到了2005年,大陆在手机销售、设计、资金、生产整个产业链都有自己人在做了信息产业部门也不管了,呵呵。都是中国人,就组织这只土八路成长起来的产业要放眼全球,于是乎,一些在这个行业的人员开始跑到中东的迪拜,俄罗斯等地区、甚者非洲和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古巴开始建立销售 ..
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