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雷达与毫米波技术交流
>
技术基础
>
MATLAB 7.0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罗军辉) ..
发帖
回复
1
2
3
12110
阅读
21
回复
MATLAB 7.0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罗军辉).pdf
离线
lwkj0920
UID :12619
注册:
2008-05-19
登录:
2012-09-12
发帖:
20
等级:
仿真新人
0楼
发表于: 2008-05-24 23:26:27
文件名: MATLAB 7.0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罗军辉).pdf
b&dv("e 4
下载地址: [url]http://www.fs2you.com/files/1f4de18f-29a5-11dd-a858-0 ..
iRbe$v&N
=%7s0l3z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lwkj0920
UID :12619
注册:
2008-05-19
登录:
2012-09-12
发帖:
20
等级:
仿真新人
1楼
发表于: 2008-05-26 11:01:34
雷达技术丛书 雷达接收机技术
. R/y`:1:W
【推荐级别】 ☆☆☆☆ 网友评价
+E_yEH7_)
【下载次数】 0 次
yxo=eSOM
【作者】 弋稳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r[u>7I
【文件格式】 PDF 【ISBN】 7-121-01098-4
F_jHi0A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10.59MB
.\glNH1d
【上传时间】 2008-05-24 09:59 【共享者】 lwkj0920 查看他还共享了哪些书籍
]|+M0:2?
补充信息
G0Qw& mqF
,3y9yJQa*#
资料说明:
-p.\fvip
雷达接收机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介绍了雷达接收机系统及其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技术,阐述了雷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系统及电路的基本理论、主要组成以及测试方法等,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雷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的各种新技术。其内容力求实用、先进、通用、系统和完整。
jWv'`c
全书共分8章,其中包括:第1章概论,第2章雷达接收机的基本理论,第3章雷达接收系统设计,第4章雷达频率源,第5章雷达接收机的工程设计,第6章雷达接收机的电路设计技术,第7章雷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的测试技术,以及第8章现代雷达接收机设计展望。
fyA-*)oHv
本书作为“雷达技术丛书”之一,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雷达系统、防空体系和相关领域研究、制造、维护、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雷达部队官兵,同时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系雷达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m.eU
第1章 概论
KP>9hEh
1.1 概述?
$[n:IDa*@1
1.1.1 接收机在雷达系统中的作用?
T?t/[iuHrj
1.1.2 雷达接收机的发展简况?
fzQR0
1.1.3 雷达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和分类?
G7Sw\wW
1.2 雷达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X3X_=qzc
1.3 雷达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p2{7+m
1.3.1 接收前端?
yi>AogQ,
1.3.2 中频接收机?
C?T\5}h
1.3.3 频率源?
?!6Itkg
1.4 雷达接收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RbXR/Rd
1.5 现代雷达接收机?
@XV&^l-
1.5.1 现代雷达接收机的要求?
U/QgO
1.5.2 多通道接收机?
Qop,~yK
1.5.3 单脉冲接收机?
pX?3inQP%(
1.5.4 相控阵雷达接收机?
"8{A4N1B5
1.5.5 机载雷达接收机?
A>1$?A8Q
1.5.6 气象雷达接收机?
G~YZ(+V%~
1.5.7 数字接收机?
.t5.(0Xk[A
第2章 雷达接收机的基本理论
Z,A $h>Z
2.1 噪声特性?
4^F%bXJ)
2.1.1 接收机中噪声的概率特性?
\`2'W1O
2.1.2 接收机的噪声和噪声系数?
pB8D
2.2 匹配网络?
^hmV?a:Y
2.2.1 通用四端口网络的匹配方法?
bYnq,JRA
2.2.2 传输线匹配电路?
~<m^
2.2.3 集总参数阻抗匹配网络?
L2ydyXIsd
2.2.4 阻抗变换器和导纳变换器?
#e|o"R;/`
2.2.5 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的应用?
7MLLx#U
??
f7lj,GAZ
2.3 采样定理?
p;w&}l{{
2.3.1 基本采样理论——Nquist(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wI>0B
2.3.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49$<:{ ~
2.4 频率稳定度?
YcN|L&R.
2.4.1 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时域表示法?
!S#3mT-
2.4.2 短期频率稳定度的频域表示法?
8b)WOr6n
2.4.3 相位起伏谱密度的幂律谱表示?
0lg$zi x(
2.4.4 频率稳定度与雷达改善因子的关系?
7GYf#} N
2.3 采样定理?
og5VB
2.3.1 基本采样理论——Nquist(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uK2HtRY1
2.3.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 D
2.4 频率稳定度?
>8>!wi9U
2.4.1 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时域表示法?
Pc`d]*BYi
2.4.2 短期频率稳定度的频域表示法?
o8 JOpD
2.4.3 相位起伏谱密度的幂律谱表示?
T8x)i\<
2.4.4 频率稳定度与雷达改善因子的关系?
QLWnP-
第3章 雷达接收系统设计?
L(VFzPkY%
3.1 雷达接收系统的组成?
'z(Y9%+a
3.2 接收机的低噪声设计?
>+P}S@
3.2.1 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与灵敏度?
cMXv
3.2.2 高频低噪声放大器的种类与特点?
D}98ZKi
3.2.3 接收系统低噪声实现方法?
<46&R[17M
3.3 变频分析和交调抑制?
d-D,Gx]>$
3.3.1 混频器的变频分析?
=cS&>MT
3.3.2 混频器的种类和特点?
e~N&?^M
3.3.3 交调分析与抑制?
K8;SE!
3.4 接收机的大动态设计?
1^![8>u"
3.4.1 接收机动态范围的两种表征方法?
ERpAV-Zf
3.4.2 增益、噪声系数和动态?
G?1GkR
3.4.3 系统大动态的实现方法?
o$sD9xx
3.4.4 对数放大器?
>8e)V ;
3.5 滤波和接收机带宽?
s)a-ky(
3.5.1 接收系统滤波?
w={q@. g%
3.5.2 匹配滤波器的概念?
IR6W'vA
3.5.3 接收机带宽与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tRO
3.6 模/数转换器?
E1eGZ&&Gd
3.6.1 模/数(A/D)转换器特性?
` kT\V'
3.6.2 雷达接收机中A/D转换器的设计?
%^IQ<
3.7 I/Q正交鉴相?
$^ee~v;m4
3.7.1 模拟正交鉴相?
E EDFyZ
3.7.2 数字正交鉴相?
olE(#}7V
3.8 灵敏度时间控制与自动增益控制?
ayy\7b
3.8.1 灵敏度??间控制(STC)的含义及实现方法?
&q-&%~E@
3.8.2 几种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设计?
YsVmU
3.8.3 多通道接收机的AGC?
Lt't
3.9 自动频率控制?
)4L2&e`k)(
3.9.1 自动频率控制(AFC)的工作原理?
rx1u*L
3.9.2 AFC的跟踪状态和搜索状态?
kGYpJg9=
3.9.3 AFC电路设计?
EAGvP&~P
3.10 频率源?
|Ns4^2
3.10.1 频率源在接收机系统中的作用?
ny5P*yWEh
3.10.2 现代雷达频率源的实现方法?
[iub}e0
第4章 雷达频率源?
d m8t~38
4.1 雷达接收机对频率源的要求?
t0m;tb bg
4.1.1 本振用微波振荡器的技术要求?
9\_AB.Z:
4.1.2 频率合成器的技术要求?
u2 s
4.2 直接频率合成器?
.N X9Ab
4.2.1 准相参直接频率合成器?
.| 4P :r
4.2.2 全相参直接频率合成器?
h;gc5"mG
4.3 锁相频率合成器?
{EoYU\x
4.3.1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0g[n
4.3.2 模拟锁相频率合成器?
gjDNl/r/
4.3.3 数字锁相频率合成器?
WigtTAh4
4.3.4 取样锁相频率合成器?
*[Z`0AgP
4.4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dLiiJ6pl*
4.4.1 直接数字合成器(DDS)的工作原理和概况?
.~f )4'T 9
4.4.2 基于DDS的频率合成技术?
A@}5'LzL
4.4.3 DDS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k$3pmy*
4.5 发射激励和测试信号?
bY" zK',m
4.5.1 发射激励和测试信号的产生方法?
i1vz{Tc
4.5.2 测试信号在接收系统中的应用?
Qr$'Q7
4.6 波形设计?
IzpE|8l
4.6.1 雷达系统对波形设计的要求?
!9;m~T7.
4.6.2 波形的模拟产生方法?
pl`4&y%Me
4.6.3 波形的数字产生方法
,|A^ <R`
第5章 雷达接收机的工程设计?
>1j#XA8
5.1 模块化接收机设计方法?
D$hQ-K
5.1.1 接收机模块的划分及技术要求?
J=` 8
5.1.2 高频接收机模块的设计?
7g\v (P
5.1.3 中频接收机模块的设计?
NfV|c~?d
5.2 模块化频率源设计方法?
TEz;:* ,CG
5.2.1 频率源模块的划分及技术要求?
#n>U7j9`O
5.2.2 模块化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23gN;eD+m6
5.2.3 模块化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n"0>[:4
5.3 雷达接收机的抗干扰技术?
1<r!9x9G
5.3.1 反有源干扰——频率捷变与JATS?
3ZXAAV
5.3.2 反无源干扰——动目标接收机?
8RMM97@1Q
5.3.3 接收系统对雷达改善因子的限制?
>dl5^
5.3.4 反宽频窄脉冲干扰——“宽限窄”电路?
0cS$S Mn{
5.3.5 几种抗过载电路?
XIInI
5.4 接收机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sNgs#{7E7
5.4.1 地线设计?
0;bdwIP3
5.4.2 屏蔽设计?
(U:-z=E#1
5.4.3 滤波设计?
NUV">i.(
5.4.4 电路设计?
Q,3kaR@O
5.5 接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a{kJ`fK
5.5.1 可靠性的相关定义?
zm&[K53
5.5.2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u cpU$+
5.5.3 可靠性设计?
jJ#D`iog5
第6章 雷达接收机的电路设计技术?
?^Rp" H
6.1 雷达接???机放大器电路设计技术?
os/h~,=
6.1.1 放大器特性的表征方法?
46>rvy.r
6.1.2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0/R;g~q@
6.1.3 线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d%7?913
6.2 接收机开关及幅相控制电路的设计?
N%dY.Fk
6.2.1 限幅器的设计?
9\Jc7[b
6.2.2 开关的设计?
x%viCkq
6.2.3 数字移相器的设计?
1K Fd ~U
6.2.4 数控衰减器的设计?
yB UQ!4e
6.3 接收机滤波器的设计?
<_YdN)x
6.3.1 滤波器设计原型及变换?
]Dq6XR
6.3.2 集总参数滤波器?
nwFBuP<LR
6.3.3 微带线滤波器?
X30tO>
6.3.4 带状线滤波器?
IuXgxR%
6.3.5 介质滤波器?
/vSGmW-*
6.3.6 声表面波滤波器?
1&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