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Active Circuit 有源电路区
>
有源射频电路
>
高速PCB及系统互连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
发帖
回复
1323
阅读
0
回复
[
正在讨论
]
高速PCB及系统互连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SI.,
离线
rf.010
UID :8589
注册:
2008-02-26
登录:
2008-12-12
发帖:
11
等级:
仿真新人
0楼
发表于: 2008-05-23 18:05:47
中国电子电器可靠性工程协会
ZZ 1s}TG
关于组织召开“高速PCB及系统互连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高级研修班的邀请函
*Jd,8B/hC
各有关单位:
UO%VuC5B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涉及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电子系统设计工作中,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SI)是现今国际领先的PCB设计方法和流程,其在高速电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国内企业在实现VLSI芯片、PCB 和系统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具有性能属性的信号完整性设计问题已经成为电子设计的一个瓶颈。
1o5DQ'~n
为此,为了让广大从业人员掌握信号完整性的新知识、新观点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技术;提高高速互连设计及信号完整性分析能力,帮助学员尽可能在电子设计的初期找到信号完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电器可靠性工程协会决定分期组织召开“高速PCB及系统互连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高级研修班,并由北京怀远文化传播中心承办。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WU oGIT'
一、培训时间、地点:2天,深圳 2008年6月21-22日,6月20日报到;
Fa]fSqy@;
> "G HLi
二、课程提纲:《信号完整性分析》 作者:(美)伯格丁(Bogatin,E.)著,李玉山译,本次讲座以此书作为讲议,重点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使学员很容易掌握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以实践经典案例指出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另讲课内容届时根据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
vwZ d@%BO
第 1 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 (1课时)
7bBOV(/s
1.1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1.2带宽、阻抗和特性阻抗的实质1.3电阻、电容、电感的分析1.4信号完整性的四种分析和描述手段1.5物理互连设计与信号完整性的关系1.6数学推导与问题的解决方案1.7改进信号完整性设计推荐的十大准则
qkX}pQkG)h
第 2 章 信号、互连线、模型、测量的带宽
= ~{n-rMF
2.1 传输线带宽对上升边的影响 ;2.2 信号的带宽与上升时间;2.3 信号带宽中的最高有效分量;2.4 实际信号的带宽2.5 信号带宽与时钟频率;2.6测量的带宽2.7 模型的带宽 ;2.8 互连线带宽和本征上升时间 (1课时)
.eQIU$Kw!O
第 3 章 电感与地弹 (1课时)
!_{2\&
3.1 支路有效电感(净电感)以及地弹 3.2 回路电感 3.3 电源分布系统(PDS)与并联电容器3.4 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3.5 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 3.6 出砂孔区域与平面间回路电感3.7 电流分布和趋肤深度3.8 高导磁率材料3.9 涡流
>?b<)Q*<
第4章 用传输线的观点解决问题 (2课时)
ejY|o Bj
4.1 勿再滥用“地”和“接地” 4.2 传输线的瞬态阻抗 4.3 特性阻抗和可控阻抗 4.3 几种典型的特性阻抗4.4 末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4.5 传输线的驱动 4.6 返回路径4.7 返回路径参考平面的切换4.8 传输线的一阶模型 4.9 特性阻抗的近似计算4.10 用二维场求解器计算特性阻抗4.11 n节集总电路模型4.12 特性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7/*a
第5章 传输线与反射: 5.1 阻抗变化处的反射5.2 反射形成机理 5.3 电阻性负载的反射 5.4 求解驱动源内阻抗5.5 反弹图 5.6 反射波形仿真5.7 使用TDR测量反射5.8 传输线的非故意突变5.9 当传输线多长时需要端接匹配 5.10点对点拓扑的通用端接策略5.11 短串接传输线的反射 5.12 短桩线传输线的反射 5.13 容性终端负载的反射5.14 连线中途的容性负载反射5.15 连线中途容性负载的时延累加 5.16 拐角和过孔的影响5.17 多个容性负载均匀分布的有载线5.18 感性突变产生的反射 5.19 补偿(3课时
&mebpEHUG7
第6章 有损线、材料特性和上升边退化
E8]PV,#xY
(4课时)
FQNw89g
6.1 有损线的不良影响 6.2 传输线中的损耗6.3 损耗源之一:导线电阻和趋肤效应6.4 损耗源之二:介质损耗 6.5 介质耗散因子6.6 有损传输线建模6.7 有损传输线的特性阻抗6.8 有损传输线中的信号速度 6.9 频域中有损线特性的度量6.10 互连线带宽及信号上升边退化 6.11有损线上信号时域的波形及眼图6.12 改善传输线眼图的过孔、线宽及材料设计 6.13预加重和均衡化
PVBf'
第7章 传输线的串扰 (4课时)
W)rE_tw,|
7.1 噪声的线性可叠加性7.2 耦合途径: 电容和电感 7.3 传输线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 7.8 均匀传输线上的串扰和饱和长度7.9 容性耦合电流 7.10 感性耦合电流7.11 近端串扰系数7.12 远端串扰系数7.13 减小远端串扰7.14 串扰仿真 7.15 防护布线7.16 串扰和介电常数 7.17 串扰和时序7.18 开关噪声 7.19 降低串扰的措施
1S!<D)n
三、主办单位:中国电子电器可靠性工程协会;
ni @Mqb
四、承办单位:北京怀远文化传播中心;
HA}pr6Z
五、课程对象:具有电路设计背景的设计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项目经理和技术员;
['F,
六、培训证书:中国电子电器可靠性工程协会SI工程师培训证书;
iy&*5U
七、培训费用:2800元/人(2天,含培训费、证书费、资料费)。请在开班前传真报名或邮寄回执表。我们将在开班前5天内寄发《报到通知书》,告知详细地点及行车路线。
"52nT
八、师资介绍:李教授 国家级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某电路CAD研究所所长、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从事雷达、通信系统研制工作10多年。曾 ..
4{2)ZI#
3wRk -sl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