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6229
zp3222237:问题1:和 FEKO对比,I求解器的三个精度设置意义分别是收敛终止条件、变量单精度双精度运算(关乎内存占用,和编程中单精度和双精度一个概念,一般采用单精度就够用了),另外一个关乎网格数,准确度越低支持的网格步长越长,计算时间相对越短。这些前两个FEKO中均有体现,而准确 .. (2013-11-05 10:29) X}@'FxIF
zp3222237:问题2:这个问题理论上不应该出现,我想知道楼主是采用的远场源还是带结构进去算的,如果远场源的话应该不会有此问题。关乎算法本身,I求解器没有采用混合算法,这种电尺寸的问题建议采用时域求解,I计算电大尺寸的,另外如果结构中有腔体或者能量多次反射的情况下使用MLFMM是不合 .. (2013-11-05 10:35) +XoY@|Djd
zp3222237:问题3:直接矩量法的话计算要仔细设置网格(FEKO中也一样),网格模型变化的话,算出来的结果会变化的,我觉得直接矩量法的话网格不妨密一点,默认的一个波长剖三个网格精度不够 (2013-11-05 10:39) gUH|?@f
zp3222237:问题4:这些算法都需要设计师介入网格划分,而不是HFSS或者CST的F求解器傻瓜自适应加密就行了的,网格模型的变化难免会导致计算效率和结果变化,这个要靠经验积累的,目前我也在学习[表情] 。 (2013-11-05 10:42) aq8mD^j -&
zp3222237:问题5:天线相对位置的变化结果发生变化,根本上就是耦合强度的变化,算法在求解各天线的方向图的准确性(不仅仅是主瓣区域,包括电平较低的旁瓣和尾瓣),我觉得不妨用时域来算,和之前模型一样,不同的求解器求解应该可以相互验证的。 (2013-11-05 10:46) c$HZvv
UID :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