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Active Circuit 有源电路区
>
有源射频电路
>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
发帖
回复
3248
阅读
4
回复
[
分享
]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
离线
wwinter
UID :634
注册:
2007-01-01
登录:
2010-12-31
发帖:
39
等级:
仿真新人
0楼
发表于: 2007-01-01 19:52:35
— 本帖被 admin 从 未分类综合版 移动到本区(2007-05-28) —
智能天线原名自适应天线阵列(AAA,Adaptive Antenna Array),最初应用于雷达
:;Rt#!
、声纳、军事方面,主要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大家熟悉的相控阵雷达就是一种
Z3~*R7G8>
较简单的自适应天线阵。移动通信研究者给应用于移动通信的自适应天线阵起了一个
J6Nw-qF
较吸引人的名字:智能天线,英文名为smart antenna或intelligent antenna。
ko> O~@r
f>/ 1KV
——1.基本结构
@,`=~_J
B(Q.a&w45t
——顾名思义自适应天线阵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每一个天线后接一个加权器(即乘
Z?aR9OTP
以某一个系数,这个系数通常是复数,既调节幅度又调节相位,而在相控阵雷达中只
Hz3X*G\5b
有相位可调),最后用相加器进行合并。这种结构的智能天线只能完成空域处理,同
+F&]BZ
时具有空域、时域处理能力的智能天线在结构上相对复杂些,每个天线后接的是一个
T`{MQ:s
延时抽头加权网(结构上与时域FIR均衡器相同)。自适应或智能的主要含义是指这
`'.x*MNF
些加权系数可以恰当改变、自适应调整。
9<c4y4#y
2.2a2.I1
上面介绍的其实是智能天线用作接收天线时的结构,当用它进行发射时结构稍有
;C3?Ic
变化,加权器或加权网络置于天线之前,也没有相加合并器。
XJ/kB8
w$:)wyR-
——2.工作原理
zP'pfBgbJW
ZboJszNb;
——假设满足天线传输窄带条件,即某一入射信号在各天线单元的响应输出只有相位
-mw\?\2{
差异而没有幅度变化,这些相位差异由入射信号到达各天线所走路线的长度差决定。
u0hbM9U>
若入射信号为平面波(只有一个入射方向),则这些相位差由载波波长、入射角度、
QLU;.&
天线位置分布唯一确定。给定一组加权值,一定的入射信号强度,不同入射角度的信
t%B!\]
号由于在天线间的相位差不同,合并器后的输出信号强度也会不同。
.FRF<_`^
OmbKx&>YGz
——以入射角为横坐标,对应的智能天线输出增益(dB)为纵坐标所作的图被称为方
KY&,(z
向图(天线术语),智能天线的方向图不同于全向(omni-)天线(理想时为一直线
Wc>)/y5$
),而更接近方向(directional)天线的方向图,即有主瓣(main lobe)、副瓣(
W&f Py%g
side lobe)等,但相比而言智能天线通常有较窄的主瓣,较灵活的主、副瓣大小、
"UnSZ[;t
位置关系,和较大的天线增益(天线术语,天线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最强方向的增益
b<78K5'
与各方向平均增益之比),另外和固定天线的最大区别是:不同的权值通常对应不同
}V,M0b>
的方向图,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权值来选择合适的方向图,即天线模式(antenna pattern
VCRv(Ek
)。
5(`GF|
q=i<vcw
——下面来解释一下何谓合适的方向图,为了最大限度地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
<@!kR$Rd
号,最直观的是我们可以将主瓣对准有用信号的入射方向,而将方向图中的最低增益
hdqls0 r
点(被称之为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
Ic!83-
是很复杂的,干扰信号很多、存在多径传输、天线阵元数不会很多(有限的自由度)
7[0k5-
、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在入射方向上差异可能不大等都使前面的方案并不可行,但追
(jFE{M$-
求最大信干噪比SINR依然是最终目标。智能天线的实际工作原理要比上面介绍的复杂
AlaN;
,特别是当进行空、时联合处理时,这时最好是从信号处理、特别是自适应滤波角度
&U)s%D8e;d
解释,由于这需要较强的理论性、专业性背景知识,这里不作介绍。
<OfzE5
Y[?Wt/O;
——3.用途
{ (,vm}iFL
)qXe`3d5
——移动通信信道传输环境较恶劣,多径衰落、时延扩展造成的符号间串扰ISI(Inter
A0u:Fm{E
-Symbol Interference)、FDMA TDMA系统(如GSM)由于频率复用引入的同信道干扰
Q&Ahr
(CCI,Co-Channel Interference)、CDMA系统中的MAI(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0-f-
)等都使链路性能、系统容量下降,我们熟知的均衡、码匹配滤波、RAKE接收、信道
svjFy/T(lL
编译码技术等都是为了对抗或者减小它们的影响。这些技术实际利用的都是时、频域
6mpUk.M"
信息,而实际上有用信号、其时延样本(delay version)和干扰信号在时、频域存
EZRZ)h
在差异的同时,在空域(入射角DOA,Direction Of Arrival)也存在差异,分集天
"FvlZRfXj
线(antenna diversity)、特别是扇形天线(sector antenna)可看作是对这部分
yP]W\W'
资源的初步利用,而要更充分地利用它只有采用智能天线技术。
E9-'!I !
{;M/J
——智能天线是一种升缩性较好的技术。在移动通信发展的早期,运营商为节约投资
(k.7q~:
,总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基站覆盖尽可能大的区域,这就意味着用户的信号在到达BTS
<r3n?w8
(基站收发信设备)前可能经历了较长的传播路径,有较大的路径损耗(path loss
=8_TOvSJ4p
),为使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不至于低于门限,要么增加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要么增加
ulo7d1OVkJ
基站天线的接收增益,由于移动台(特别是手机)的发射功率通常是有限的,真正可
Vn;]''_
行的是增加天线增益,相对而言用智能天线实现较大增益比用单天线容易。
tah%jRfT&
]3jH^7[?
——而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中、晚期,为扩大系统容量、支持更多用户,需要收缩小区
}0),b ?*e
范围、降低频率复用系数提高频率利用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小区分裂和扇区化,随
M=_CqK*
之而来的是干扰增加,原来被距离(其实是借助路径损耗)有效降低的CCI和MAI较大
)p9n|C
比例地增加了。但利用智能天线,借助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在入射角度上的差异,选
FY*0gp
择恰当的合并权值,形成正确的天线接收模式,即将主瓣对准有用信号,低增益副瓣
pT$AdvI]
对准主要的干扰信号,从而可更有效地抑制干扰,更大比例地降低频率复用因子(比
1A.\Ao
如在GSM中使复用因子3成为可能),和同时支持更多用户(CDMA中)。从某种角度我
4aKy]zPoE
们可将智能天线看作是更灵活、主瓣更窄的扇形天线。
.cog9H'
$0 zL
——智能天线的又一个好处是可减小多径效应,CDMA中利用RAKE接收机可对时延差大
&\[J
于一个码片的多径进行分离和相干合并,而借助智能天线可以 ..
$m oa8
u5M{s;{11r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1
条评分
persevere
rf币
+5
优秀资料+RF币
2007-01-01
离线
wwinter
UID :634
注册:
2007-01-01
登录:
2010-12-31
发帖:
39
等级:
仿真新人
1楼
发表于: 2007-01-01 19:53:35
4.主要的研究内容
(@9}FHJzi
tvILLR
——智能天线的研究内容可以按它在移动通信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划分,移动台(特别
dtm@G|Ij
是手机)在体积、电源上的限制使智能天线在移动台难于实现(一个例外是WLL无线
8nM]G4H.f
本地环系统),所以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在基站端的智能天线收与发,即上行收与下行
tnntHQ&b
发。
>TgO|mq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