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CST 专区
>
CST
>
《简述CST微波工作室网格划分与波导端口设 ..
发帖
回复
1
2
3
4
5
6
7
7083
阅读
66
回复
[综合讨论]
《简述CST微波工作室网格划分与波导端口设置》读后感
离线
zhujianfang
UID :34820
注册:
2009-06-08
登录:
2015-10-09
发帖:
92
等级:
仿真二级
10楼
发表于: 2011-03-25 23:22:41
在进行参数扫描和优化之前,我是肯定会先判断在什么样网格划分密度下结果收敛了,然后在收敛网格划分密度的情况下在做参数扫描和优化
y)(SS8JR
无论是基于能量还专家系统的自适应网格加密,判断的准则无非就是S参数的变化量(时域与频域求解)或者频率的变化量(本征模求解),我个人觉得太单一了。于是我经常是在后处理中设置几个求解的参数(比如谐振腔 频率 Q值)然后用mesh study 根据多个参数的收敛情况来判断仿真结果的收敛性
共
2
条评分
hefang
技术分
+1
有自己的观点+技术分,感谢回贴相助.
2011-03-25
hefang
rf币
+10
有自己的观点+技术分,感谢回贴相助.
2011-03-25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1楼
发表于: 2011-03-26 09:46:28
回 1楼(hefang) 的帖子
首先,非常感谢hefang版主等的快速回复。通过你的讲解,我进一步加深了对Energy based网格优化算法的认识。
I1}{7-_t
1.在不扫参的情况下,应用Energy based网格优化算法应该会更好一些。这点上认同hefang版主的观点。因为用Moviez的话说就是“以质取胜”,Energy based这种基于电磁能量的算法更有目的性的加密需要加密网格的区域,而不像“以量取胜”的Expert based算法盲目的增加总的网格数来换取精度的提高,因而Energy based算法相对于仿真时间和精度来说,性价比更高。如果两者都设置相同的delta S和最大最小Pass的话,Energy based算法计算精度应该与Expert based计算精度相差不大,但却极大的减少仿真时间。从我的第一个帖子中的两种优化算法的第一个参数仿真时间对比,Energy based算法节省了近37分钟时间。我的例子是一个带宽非常宽的喇叭天线,而对于具有明显谐振频率的模型Energy based算法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jN*A"m
2.关于我原来根据计算时间和网格总数判定“不能片面说‘Energy based自适应网格优化更精确’”的观点,我收回。虽然仿真时间和网格总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计算精度,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两者的网格划分算法应该是一样的,因此对于Expert based网格优化算法和没优化的计算精度可以从这方面对比,但是对于“以质取胜”的Energy based算法和“以量取胜的”Expert based算法就没有可比性和参考价值了。我的例子是根据自己现在的工程研究设计的,为了节省时间特别选择了一个简单模型,而且我的模型带宽达一个倍频程,因此对谐振频率不是非常敏感,在这里作为对比网格优化算法的模型确实不是很合适。而且hefang版主说的对,以远场(主要这是我工程上比较关心的,所以就只盯着这个了:))对比应该不如1D Result对比更好些。但是我的模型用的是扫参,没有保留1D Result,悲剧~~希望如果有做振子天线的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优化算法~~
(U7%Z<
3.对于hefang版主提出的第8点有个问题,你所说的“运行energy based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是不是就是在求解器中勾选“calculate mode only”?我记得以前用HFSS的时候一般它上来会自动进行网格自适应优化,但是它好像只是对比delta S是否满足,并不像CST每个Pass都会把所有的结果都计算出来(如果加了Template based processing就可以明显看出每个pass的计算结果),我觉得这是CST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H%%#^rb^
4.对于hefang版主的第9点,“你完全可以把网格优化在第8项做好”我还不能完全认同。因为如果对于一个谐振频率非常敏感模型,扫参过程中其电磁分布应该会发生非常明显变话,你原来局部加密的网格划分适不适合新参数模型还有待商榷。
ueWG/`ig
5.个人认为,对于谐振频率不是特别敏感的,扫参过程中没有必要优化网格,因为扫参的话一般是为了总结规律,精度要求没有那么高。为了得到更精确结果可以在扫参找到自己需要的参数后再进行单独Energy based网格优化仿真。
G&Cl:CtC
共
2
条评分
hefang
技术分
+5
积极参与讨论+技术分 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2011-03-26
hefang
rf币
+50
积极参与讨论+技术分 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2011-03-26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2楼
发表于: 2011-03-26 09:49:53
回 2楼(moviez) 的帖子
我的宽带喇叭天线模型不太适合做为网格优化算法对比模型,它之所以收敛了是满足了delta S的要求,如果单纯的增加最小Pass number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期待有人用谐振频率敏感的模型对比这两个网格优化算法~~
共
1
条评分
llj85
rf币
+2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欢迎继续参与本贴交流!
2011-03-26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3楼
发表于: 2011-03-26 09:51:58
回 4楼(imscrwer) 的帖子
对于敏感区域的精确仿真,Energy based算法应该非常有优势才对啊,即使是扫参的情况下~~
共
1
条评分
llj85
rf币
+2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欢迎继续参与本贴交流!
2011-03-26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4楼
发表于: 2011-03-26 09:54:25
回 6楼(llj85) 的帖子
可以尝试下Energy based算法~~为了收敛的话,你可以把最大Pass数设定的大一些~~Energy based时间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共
1
条评分
llj85
rf币
+2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欢迎继续参与本贴交流!
2011-03-26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5楼
发表于: 2011-03-26 09:59:18
回 8楼(zhknpu) 的帖子
如果真的担心精度,可以用自己研究方向的例子对比一下“低global mesh”情况下与“高global mesh”下对你关心的指标的影响程度,这样才心中有数,用起来更放心,更节省今后仿真的时间。
共
条评分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6楼
发表于: 2011-03-26 10:08:36
回 10楼(zhujianfang) 的帖子
10楼貌似在网格划分这方面更专业一些,可否更多的分享一下你的心得。再就是你说的Mesh study是下图所示吗?为什么我点击后没反应呢?
#[x*0K-h
图片:2011-3-26 10-06-32.jpg
共
条评分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ytfbuaa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UID :38778
注册:
2009-08-05
登录:
2024-02-05
发帖:
838
等级:
论坛版主
17楼
发表于: 2011-03-26 10:46:39
回 1楼(hefang) 的帖子
版主对于两种网格优化算法,旁瓣电平差距比较大,有什么看法?是不是CST对于旁瓣电平仿真不是很准?
共
1
条评分
llj85
rf币
+2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欢迎继续参与本贴交流!
2011-03-26
远行的骆驼不怕满眼的黄沙,只怕心中没有绿洲!
离线
hefang
本账号已冷冻,请勿发站内信或回帖,概不回复!
UID :24731
注册:
2009-01-19
登录:
2025-05-09
发帖:
9469
等级:
荣誉管理员
18楼
发表于: 2011-03-26 17:59:57
回 11楼(ytfbuaa) 的帖子
你所说的“运行energy based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是不是就是在求解器中勾选“calculate mode only”?
VFnxj52<
|=VWE>g
不是。Calculate mode only是在transient solver运行之前先调用Eigenmode Solver计算端口处的电磁场模式,这个时候也有自适应网格优化,但是只局限于端口处(有可能是三个网格线之内)。计算mode的时候transient solver是不工作的,和我们讨论的adaptive mesh refinement不是一回事儿。楼主搞混了。
{hf_Xro&
M e:l)8+
如果对于一个谐振频率非常敏感模型,扫参过程中其电磁分布应该会发生非常明显变话,你原来局部加密的网格划分适不适合新参数模型还有待商榷。
Z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