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Active Circuit 有源电路区
>
有源射频电路
>
微波FET加电顺序的问题
发帖
回复
1
2
2436
阅读
12
回复
微波FET加电顺序的问题
离线
czidane
微波达人
UID :2791
注册:
2007-05-19
登录:
2018-08-04
发帖:
16
等级:
仿真新人
0楼
发表于: 2009-11-05 13:46:45
微波FET加电的时候是先加栅压再加漏压,撤的时候是先车漏压再撤栅压的原因是 ..
w\;=3C`
]}9y>+>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离线
zhizhy
UID :19664
注册:
2008-10-20
登录:
2023-06-15
发帖:
496
等级:
积极交流四级
1楼
发表于: 2009-11-05 19:02:57
栅极就像安放在源漏之间的一个闸门,你想一下,,如果要通过闸门放水的话,当然是先开门在放水,先停水在关门,,这样在能避免门被过大的水流冲垮(当然是避免管子烧掉)
共
1
条评分
深林狂想曲
rf币
+1
积极参与
2009-11-05
离线
深林狂想曲
UID :17574
注册:
2008-09-07
登录:
2012-10-31
发帖:
751
等级:
积极交流五级
2楼
发表于: 2009-11-05 20:13:13
二楼讲得好啊
共
条评分
离线
z3phyr
UID :38367
注册:
2009-07-29
登录:
2015-07-04
发帖:
445
等级:
退休版主
3楼
发表于: 2009-11-05 21:58:51
回 楼主(czidane) 的帖子
原因是微波mesfet的Vth是负的
d%3BJ+J
在Vgs=0的情况下,沟道是导通的,如果你不先加栅极电压直接加漏极的话
(zBQ^97]
管子直接就烧掉了
={^#E?
共
条评分
离线
zhizhy
UID :19664
注册:
2008-10-20
登录:
2023-06-15
发帖:
496
等级:
积极交流四级
4楼
发表于: 2009-11-05 22:51:15
我上面说的错了,,楼上说的对
共
条评分
离线
swb1983
SWB
UID :33252
注册:
2009-05-21
登录:
2013-01-20
发帖:
59
等级:
仿真一级
5楼
发表于: 2009-11-18 17:25:55
那是因为RF应用中加工器件栅极时导电层很薄,先加D,直接就击穿了。低频则这个问题不是很明显。
共
条评分
共同进步
离线
arale
夏始春余,叶嫩花初。
UID :5922
注册:
2007-11-12
登录:
2014-03-24
发帖:
524
等级:
七级仿真大师
6楼
发表于: 2009-11-30 22:07:32
加电的顺序要看FET的类型
a,*p_:~i
常见的射频MOSFET是增强型的,比如LDMOS,VDMOS,之类管子要先加漏极电压,再加栅压来开启FET,关闭时先关闭栅压,使FET先截止。
L'XdX\5
而微波频段用的很多砷化镓FET,这类期间是负压偏置,0偏时漏极电流最大,所以必须先加负压,再开漏压
共
条评分
离线
nuaachen
UID :1661
注册:
2007-04-08
登录:
2014-12-30
发帖:
144
等级:
仿真二级
7楼
发表于: 2010-03-31 23:05:52
楼主说是微波FET,也没说就是MESFET啊,不可以是MOSFET吗?所以二楼的说法……
?Wg{oB@(
我个人的理解是先加栅压,让沟道出于导通状态,再加漏压,驱动载流子从源极往漏极运动,形成电流。反之,先撤漏压,相当于撤除了载流子输送的动力,在撤栅压,关闭导通的沟道。
wK'! xH^
n<<=sj$\!
和2楼的说法类似。不知道对不对……
共
条评分
离线
liushenghou
UID :60803
注册:
2010-05-30
登录:
2010-06-25
发帖:
4
等级:
旁观者
8楼
发表于: 2010-05-30 19:35:27
不管是MESFET还是HEMT器件,目前有两种类型:增强型和耗尽型。
gFs/012{
对于耗尽型器件,在没有外加栅压的情况下,载流子流经的沟道是开启的,这时要先加一个负的栅压使其关闭,然后再加漏压,如果顺序颠倒,则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电流,把管子烧掉。
G/z\^Q
而对于增强型器件,在没有外加栅压的情况下,沟道是关闭的,加电压顺序则与耗尽型器件相反。
共
条评分
离线
liushenghou
UID :60803
注册:
2010-05-30
登录:
2010-06-25
发帖:
4
等级:
旁观者
9楼
发表于: 2010-05-30 19:36:36
补充:主要是为了保护器件,防止产生过大电流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