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THz(太赫兹)技术版
>
THz及其传播
>
隐身隐形,遮天蔽日?
发帖
回复
1080
阅读
0
回复
隐身隐形,遮天蔽日?
离线
im286
UID :38219
注册:
2009-07-27
登录:
2009-10-08
发帖:
187
等级:
仿真二级
0楼
发表于: 2009-09-17 20:25:22
英美科学家最近已在实验室中成功的研制出一种可以“隐型”的装置。他们在北卡罗莱州Duke大学的实验中,竟将一小截铜柱体在微波检测中消失得影无踪。在实验中,该装置竟使微波在接触物体时发生偏转,通过物体后,在另一端又恢复原状,整个过程就好像微波通过的是一个空空如已的空间。
^t#W?rxp&
( :ObxJ*
先进“原物质”所构成的“遮天大幕”
@#= ail
当然,让物体在人的眼睛里消失仍然是科幻小说里的故事,至少现在还是。“我们开启了一道通往秘密花园的大门。”伦敦皇家学院的John Pendry教授说到。
UOAL7
这个“遮天大幕”由10个被成为是“原物质”的覆有铜质材料的玻璃纤维环所构成。所谓“原物质”其实是一种人工的合成材料,可以在电磁波的引导下人为的对其进行改变和调整。
oPPxjag\
如同光波一样,微波遇物体时回反射,这样就形成阴影并使物体成像。但是在微波的频率中,所采用的是仪器而并非人的裸眼。
vOl<
但是水流就不一样了。假设在河里有一块光滑的石头,水流会在石头前两边绕过它,并在石头后又合拢。所以在河水下流的人是无法猜出水是流过障碍物的。实验中所设计的“原物质遮天大幕”就是这样引导微波的,其过程就类似河水流过石头一般。
eub2[,
新的篇章
bm:"&U*tu'
“这些‘原物质’已经揭开了电磁学新的篇章。我们已经开启了通往‘秘密花园’的大门”伦敦皇家学院的John Pendry教授对BBC新闻采访人员再一次提到。
]&mN~$+C
;5(ptXX1W
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微波在“遮天大幕”四周发生偏转和弯曲
>PBP:s1f4>
在实验中,科学家门首先测量出微波穿过没有障碍平面的数据。然后将一小截小截铜柱体放在同一平面上,测量出微波遇到障碍后受阻、漫射的数据。在这之后,研究人员就用“遮天大幕”去罩住这一小截铜柱体,虽然它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消除微波的障碍,但是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微波的偏离和受阻情况。
tUPdq 0%t[
人间蒸发
[%`L sY
“这个‘遮天大幕’引导电磁波绕过其中心区域,所以任何放在该区域的物体都可以不干扰电磁场,从而出现‘隐形’” 伦敦皇家学院的David Schurig博士也解释到。“这样一来,测量物上反射回来的微波减少了,其影子也减少了。”
s v}o%
从理论上来说,基于同样的理论蓝图,甚至连可见光中出现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这个“遮天大幕”罩住,从而实现隐形。但是这需要更为精细、完善的“原物质构造”,这自然还需要更多科学家日后的参与与设计。
Ja@zeD)f"
北卡罗莱州Duke大学的Professor David R Smith 教授谈到;“作为一项应用技术,它并不像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隐形’可以彻底的‘遮天弊日’或者‘人间蒸发’,那只是在《哈利波特》或者《星球大战》里才有的科幻。”
vm y?8E6+
应用广泛
tB i16=
John Pendry指出: “对于这个“原物质”的内部结构有一条原则,那就是它必须比辐射波长还要小。比如,如果是雷达波,那就是3厘米,这样,就很容易调控只有几毫米的物质通过雷达波。同一原理,对于光线,其光波的长度小于一微米,所以你的微结构就必须只有几十毫微米宽,才能使光线无阻的通过。而现在我们的毫微科技正在起步阶段,也许再隔十年或五年,可以实现,但是不是现在。”
9< $n'g
研究人员声称,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在微波中隐形,那么在雷达波中同样可以隐形。这也许对军方可能是一个非常值得感兴趣的问题。Pendry教授说这样的“遮天大幕”如果批量生 ..
fI([vI
+.u)\'r;h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