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雷达与毫米波技术交流
>
技术基础
>
机载预警雷达概论
发帖
回复
2887
阅读
7
回复
机载预警雷达概论
离线
tensor
新的一年开始了!
UID :2
注册:
2006-10-04
登录:
2025-09-29
发帖:
4229
等级:
值班管理员
0楼
发表于: 2009-07-01 14:44:14
机载预警雷达概论
J[0 5T1
?0M$p
一、预警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C !JQ
1. 预警机是一种装有远距离搜索雷达、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的电子设备,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于一体,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作战支援飞机[1]。
t%G.i@{pkp
2. 预警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问世,曾被用于越南战争,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东战争中的“贝卡谷地”之战,预警机创造了一边倒的军事奇迹,才受到世界军事强国的密切关注。1982年6月6日,以色列90架战斗机在E-2C预警机的指挥下,向黎巴嫩贝卡谷地发起进攻。E-2C预警机先敌发现前来支援的近百架叙利亚战斗机,适时干扰、遮断它们与地面指挥部的联系,以损失1架战斗机的代价,一举击落、击伤叙利亚战斗机79架和7架。
<.Pt%Kg^BS
3. 预警机已成为军队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战争整个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27架E-2C和11架E-3预警机参战。E-2C预警机出动1183架次,飞行4700小时,用于预警和通信中继。E-3预警机共出动448架次,飞行5546小时,指挥控制各型飞机9万架次的飞行。由于空战中有预警机指挥控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未损失1架参战飞机,伊拉克飞机则被击落40余架 [1]。
(7N!Jvg9
]R>NmjAI
二、世界现役主要预警机及其机载雷达介绍
_BY+Tfol
4. 美国E-2C “鹰眼”预警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预警机,1968年开始研制,1973年交付使用,主要任务是掌握空情,对进犯的战斗机和导弹进行预警,配合航空母舰或地面指挥所完成对己方战斗机的作战指挥。E-2C预警机先后使用了AN/APS-138、139和145三种型号的监视雷达,工作在超高频(UHF)波段,具有对空、对海、对地三种工作方式,方位覆盖360,中高空目标探测距离480km,低空目标探测距离270km,可在复杂背景中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引导己方数十架飞机实施拦截。
]l C2YD}
5. 美国E-3 “望楼”预警机。它是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AWACS)”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预警机,1977年研制成功,共推出了E-3A、E-3B、E-3C、E-3D和E-3F五种型号。E-3系列预警机先后使用了AN/APY-1和AN/APY-2两种型号的监视雷达,均属S波段PD体制,方位覆盖360,小型低空目标探测距离300km,大型高空目标探测距离600km,可在复杂背景中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引导己方上百架飞机实施拦截,并具有良好的对抗各种人为干扰的能力。
.vctuy&
6. 俄罗斯A-50“中坚”预警机。它是前苏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全天候远程预警机,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目前为止已有21架在俄罗斯空军服役。A-50预警机的监视雷达也是S波段PD体制,方位覆盖360,在巡航高度值勤时的典型作用距离:小型低空目标230km,大型高空目标600km,最多跟踪50个目标,引导和指挥己方10~12架飞机作战,整体性能略逊于E-3。
zRd.!Rv
7. 以色列Phalcon“费尔康”预警机。它是以色列ELTA公司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制的远程预警机,其最大特点是采用L波段共形相控阵天线,可提供360°全向覆盖,能够全方位搜索和监视陆地、水面和空中目标。在巡航高度值勤时的典型作用距离:大型高空目标670km,中型目标445km,低空小型目标370km。
<;yS&8
8. 瑞典Erieye“埃里眼”预警机。它是瑞典Ericsson公司1982开始研制的一种小型预警机,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平衡木形的背鳍式相控阵天线,不能实现360°全方位覆盖,在7km高度执勤时的典型作用距离:大型机300km,小型战斗机200km,巡航导弹100km,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
QVJpX;u
9. 俄罗斯Ka-31预警直升机。它是前苏联卡莫夫设计局1987年研制成功的一种舰载预警直升机。装备的E-801“眼睛”雷达工作在分米波段,采用安装在机身下可旋转的平板天线,具备360°全方位探测能力,3500m高度巡航时的典型作用距离:水面舰船250km,4570~3200m高度的空中目标200km,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
B'Jf&v
4:S]n19nq
三、机载预警(AEW)雷达的目标探测原理和技术难点[3]
sVBr6 !v=
10. 预警机系统由载机与飞行保障分系统、任务电子分系统和地面保障分系统三部分组成。任务电子分系统是以下八个分系统的总称,即
xJAQ'ANr
监视雷达分系统
H3*]}=
数据处理与显控分系统
d=meh4Y
任务软件分系统
M>|ZBEK
电子侦察(ESM)和通信侦察(CSM)分系统
$U.|
导航分系统
=+UtAf<n
通信分系统
t)Cf]]dV
二次雷达分系统
)/vom6y*
自卫电子分系统
^>F[aT
其中,监视雷达是整个预警机系统的最主要传感器,预警机的绝大部分功能都依靠监视雷达提供的信息来完成。
G[JWG
11.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地球曲率和地形遮挡的影响,地面雷达存在低空探测盲区。如果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雷达视距Rmax与天线高度ha、目标飞行高度ht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xUU{5?
(米)
|/H?\]7
假设巡航导弹在海上的飞行高度为10米,速度为1马赫,雷达天线架高到100米,可算出雷达视距为54公里,只能得到最多2.7分钟的预警时间。因此,架高天线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岸/海基雷达的低空探测盲区问题,而且会严重影响雷达的机动能力。为此,把地面/舰载预警雷达搬到飞机、气球等升空平台上是必然的选择。
5jso)`IL
12. 将雷达从地面和舰上搬到高速运动的飞机上,不仅使雷达的体积、重量与天线形式受载机的容积、载荷与天线安装条件的限制,而且导致AEW雷达的杂波环境具有以下特色:
jl>TZ)4}V
雷达对低空和海面目标是下视方式观察,目标背景上有地面或不平静海面产生的强反射杂波,杂波功率远远大于目标回波功率。只有在很平静的海面上,雷达波以较小的角度照射时,海面呈镜面反射,基本不产生后向散射杂波;
K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