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註 冊
论坛
微波仿真网
注册
登录论坛可查看更多信息
微波仿真论坛
>
雷达与毫米波技术交流
>
技术基础
>
[讨论]飞机类目标的特征提取方法的问题
发帖
回复
614
阅读
0
回复
[讨论]飞机类目标的特征提取方法的问题
离线
skyline1982
UID :385
注册:
2006-12-07
登录:
2020-03-05
发帖:
19
等级:
内置消息员
0楼
发表于: 2008-12-28 01:27:26
大家好,我最近在做飞机类目标特征提取方面的工作,我们知道关于特征提取的方法有直接利用距离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变换域特征提取两种,查阅一些文献,我们看到现在多数文献利用的特征提取方法都是基于变换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其中最近的发表的很多文章中用得多的都是PCA,KPCA,LDA,KFDA等方面,他们都没有考虑具体的待识别的目标对象的特点,用的是函数和工程矩阵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去相关,降维等目的的处理,然后直接用于分类器进行分类,而我们通常说的特征提取是建立在对目标的电磁特性有相当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取在一定姿态角下的相对稳定特征,大家讨论一下,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啊,由于接触时间不长,说的不对的地方,望大家指点!谢谢,望大家参与讨论!
目标识别没有最好的算法,只有最适合的算法。所有雷达目标识别算法的讨论都应该基于具体的雷达体制、采样端口条件,待识别目标集展开研究工作。抛开这些基本条件的讨论,单纯研究算法意义不大。国内的很多研究单位,还有一大堆硕士、博士论文都在空谈算法,所采用的数据多是那两套公开的数据,都号称识别概率达到90%以上,其实有什么用呢,都是一堆垃圾,希望楼主不要也成为一个垃圾制造者。国内研究工作的难度在于没有多少单位有条件进行数据采样分析,这种情况下建议楼主多看看黄培康的《雷达目标特性》,这是干雷达目标识别的人的必备参考书。至于你有多少条件能干这行,就看个人的造化了。所有的识别算法归根结底都是模式识别技术,降维处理是为了提高判别向量的鲁棒性,同时也减少数据量。希望完全的与微波暗室里做出的结果对应是不可能的。因此,降维处理有很多的技巧。至于为什么多采用变换域的方式而不直接采用时间域,主要因为时域波形难于直接处理噪声和杂波,但国防科大的目标识别算法就是主要基于时域波形干的,两种路线没有本质差异,特别是对于空中目标。
呵呵这位大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呵呵我现在的问题是特征提取的方法问题,没想你发了那么多的感想,至于你说的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说没有真实数据你怎么验证效果呢?至于大侠说硕士博士什么什么垃圾的,这话我不敢苟同,这样说不但对硕士博士本人的成果不尊重,也是对学术委员会的人不敬!我相信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是不会轻易的让垃圾也能过关的,你觉得呢?我提个问题大家讨论下,希望大家不要在这里抱怨什么好吗?学术的研究也是一步一步的来的。不要指望什么大跃进的,除开客观原因,脚踏实地才是正道!
跟你说的是事实,也告诉你了两条技术路线之间的选择依据。提醒你不要看国内的文章是怕你浪费时间。给你的建议是这些年来的经验。因为我干这行已经十年,在业内还算个人物。实际采样得到的数据和这些论文讨论的有很大差异,国内的好多东西都是从美国人的AD报告来的,把人家放的屁都当经典,也不想想是不是对的就在那里瞎做。产生的不是垃圾还是什么?迷信和盲从是制约发展的祸根。至于教育的把关,楼主就不要奢望了,圈内的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看看我们国家的文献应用率就知道了。
我在论坛也发了很多目标识别方面的帖子,从事雷达目标识别研究也有十多年了,基本上同意royrukes的观点(或许我们认识,哈哈)。国内很多院校由于没有实测数据,只能基于少量公开的国外数据来开发和测试识别算法。由于数据少,没有办法从特征提取上探索出能够提取代表目标本质属性的特征,而只能求助于一些当前热门的模式识别算法,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实际上,我觉得这些算法没有与雷达体制、目标类型和应用背景紧密关联,使得最终的识别结果价值不大,识别算法缺乏适应能力。我国在雷达目标识别领域最迫切的是需要建立一个涵盖典型雷达体制、主要目标类型在典型应用背景下得到的全姿态角数据库,这是稳定的目标识别算法开发和测试的基础。当然,该项工作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很长时间完成。在此之前,学子们还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话说回来,很多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单位得不到实测数据,很多单位由于保密和自身的利益的考虑,即使有数据也不回外传的,这样导致了我们的目标数据库不完善,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典型背景下的全姿态角下的数据,说实话国内的文献看起来让人不解,仿起来更是相差太大,每次我总是怀疑自己仿错了。呵呵!但是不管怎么说呢?虽然没出什么大的成果,但是还要做啊,美国搞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搞了那么多年,耗资也不少,不是还在搞吗?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困难是不少,但是作为一个前辈(若称呼不当请见谅),我觉得在指点晚辈的时候,多一点鼓励与致辞后不是打击,谢谢!刚看到你的回复的时候,我都对这个方向没信心了!呵呵,不过后来还是坚定下来了,正如royrukes所言,我将尽量不做royrukes眼中的所谓的“垃圾制造者”。呵呵。最后请教royrukes,有什么你认为好的这方面的资料,可否给晚辈共享下吗?我感激不尽!
我主要是做地面目标识别的,飞机的数据很少。但基本的识别套路是一致的。你是哪个学校的?老板是谁?
哦,好的,谢谢了。不过实在抱歉,其他的在这里我无可奉告!还望见谅!不过我有同学也是做SAR目标检测和识别方面的!
呵呵,你以为对地面目标识别就一定是SAR干的吗?
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而且我也很坦白的告诉你,我对SAR也不太了解,所以你笑我是对的,我无话可说,同时听的口气,你应该是知道不少,或者说是行家吧?那么就请赐教一点啊。如果是你懂的很多,然而也不愿意赐教一点,只是喜欢在这里嘲笑打击初学者的话,我表示遗憾!另外,我看你发的帖也不少,积分也不少,只是技术分少了点,何不给我们晚辈指点一下呢》也可以增加技术分啊?是吧?
我是想帮你一下的,但前提是我要知道你是哪个学校的以及老板是谁?在学术圈里面总是存在党同伐异的,你说是吧。我不希望因为我的介入会导致你毕业或者论文之类的被你老板为难。
呵呵,有点看不懂你说什么了,而且你也高估了…………呵呵,还不是不说了吧,算了吧,有时间还是发点知识性的帖子吧,谢谢大侠了。呵呵
小朋友不知好歹!你问问ATR圈里的人,谁在地面这块做得最好就知道我是谁了。你以为教授就不上论坛玩了?
不过我还是挺欣赏你这种锐气的,像我一开始从事ATR研究的时候,跟老板也是吵得面红耳赤。在这里很少能看到愿意深究的同学,所以才有意识的看看你的反应。要是想跟我读博士就联系
说得太好了,我就是做算法的,一堆公式推来推去,对雷达方面基本问题都还没认识清楚。感觉很空,没有多少实质性意义,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
您好!非常高兴认识您。这两天忙着一个鉴定,等鉴定完了,通过mail联系,希望多交流!
怎么竟是口水仗,希望大家讨论点实际的!
建议不要采用变换域识别算法,鲁棒性很差.
都是 高手啊请问有没有 船舶导航雷达 关于目标检测和目标特征信息提取的文献
现在我也做了点尝试了,而且也没有用变换域进行识别,如上面王量同学所提醒的,避免了变换可能引入的一些问题,而且初步效果还可以。下一步我希望能融合多个特征进行一些尝试。还下午各位高手指点!小弟不甚感激!
看完你们的讨论,很振奋人心啊。我有个小小的问题请教(如果方面的话,如果关系到秘密就算了):我国目前关于地面目标识别已经有几套设备了,分别是哪些单位做的?我是做雷达目标识别的,目前正基于某型雷达进行加装目标识别系统, 希望能从你们的研究领域得到一些启发,多谢。
目前国内地面目标识别上型号的和定型批产都是我做的。一些科研院所如:国防科大、哈工大、部分研究所也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看这样 ..
4YOLy\"S
9~,!+#
未注册仅能浏览
部分内容
,查看
全部内容及附件
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共
条评分
加入资源发布/转载小组--->享受和“版主同等”的积分奖励津贴。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