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2265
UID :2920
UID :4776
引用第11楼wwwjjjsss于2007-09-03 11:39发表的 : sUZX } 呵呵,首先要感谢drunkbear的精彩回帖!这种积极讨论和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l^GP3S 因为尺寸小于一个波长,所以"对最大网格步长起作用的是lower mesh limit而非lines per wavelength",这个没错.我后面跟帖“我做这个例子的时候其实还试过别的情况,有20,10,50和100,10,10.结果都差不多.”这主要是为了验证只要是网格足够细就行.呵呵,事实证明,确实用了100之后慢了好多.我想在准确度和时间这对矛盾之间,肯定有一个最佳的网格剖分方法,如果需要手工剖分的话.这就要我们在仿真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了. Hnknly "我的看法是,直接进入mesh模式直观地考察网格划分来保证mesh通过所有细微结构,比如你这个例子中的同轴外导体的固定点(fix points),只要系统不出现error就可以通过自适应加密来进一步提高精度"同意这个观点.我的回帖也是通过看这个来说明error的原因的. K 0gI): 至于你说的同轴馈电的圆贴片阵的例子,不知是不是张敏教程里的那个.那个虽然没有画外导体,但它是接地板加厚了.这显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i(-I <` 对于你的问题: m>USD?i .......
引用第12楼bighelix于2007-09-04 18:07发表的 : 2ZQ}7`Y 我曾经对同一个螺旋天线模型,用CST2006和HFSS10做分析,默认选项,自适应网格,结果是: [}fv dW CST 5 pass,时间45分钟,内存250MB; ?ByM[E$ HFSS 5 pass,时间28分钟,内存1.3GB。计算结果一致。因为CST的自适应结果是30,30,10,于是我照此设置,从头做一次自适应,结果又做了3 pass,耗时60分钟! {8I. `U .......
图片:houdi.JPG